> 量降价升品牌分化 2022冷年空调行业的烽火
详细内容

量降价升品牌分化 2022冷年空调行业的烽火

时间:2022-08-04     人气:841     来源:腾讯家居•贝壳     作者:
概述:尽管很多人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和准备,但这一刻真正来临时多少还有点措不及防,2022冷冻中国空调行业在渡过了上一个冷年恢复性增长之后......

尽管很多人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和准备,但这一刻真正来临时多少还有点措不及防,2022冷冻中国空调行业在渡过了上一个冷年恢复性增长之后,又一次进入了一个下滑通道;相较于2020年度下滑,2022年度产销规模的同比下降趋势则显得更为严峻,因为不仅仅是国内市场无论出货量还是零售量都开始滑坡,就连之前向阳而生的出口市场在2022冷年也掉头向下。

产销规模的下降并没有抑制中国空调行业的变革动能,相反,当国内外市场步入愈加惨烈的存量博弈阶段之后,产品结构的升级、品牌格局的分化、渠道形态的变革、价格体系的变动等等在2022冷年让人眼花缭乱。有些是企业主动的调整举措,有些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有些则是错综复杂的行业内外部环境多种因素发酵后的产物。更令人堪忧的是,短期内空调行业很那再续高增长行情,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当然,一个行业生态的演变,不能仅看整体规模指标,略显苍白的数据背后,也有着积极乐观的红利空间。

内销出货总量同比降幅超6%

其实,2022冷冻年度的开局并不好,从去年8月份至12月份,国内市场每个月的月度出货量都呈同比下滑的态势,连续五个月的下滑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材料成本的持续高涨让整个行业从供应链到制造端乃至渠道端,都谨小慎微地进行排产和提货。

进入2022自然之后,尤其是在一季度,行业内爆发出了一波出货高潮,涨价举措及价格高企的预期,刺激了渠道体系在旺季到来前进行大规模蓄水,这也一举扭转了之前连续下滑的势头,只是对整体规模并没有起到关键的改变作用。随着3月份疫情散点式出现,之后的两个月行业承压过重,更是打击了厂商对未来的信心,产销规模的下降便显得顺理成章。

据初步统计,整个2022冷冻年度国内空调市场的出货量同比降幅超过了6%,要不是旺季阶段即从5月底至7月底全国市场出现暴热天气,直接拉动了各个区域终端市场的爆发,同比降幅会更大。即便如此,2022冷冻年度国内空调市场的零售量同比依然下滑,2022年1至4月份的零售降幅当时接近30%,之后的三个月被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之后,同比降幅因为而大幅收窄。

回顾一下国内空调市场过去五年的发展,五个年份内有三个年份是呈同比下降的状态,这表明内销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存量化平台周期,8000万套至9000万套这样一个出货存量规模将成为整个国内空调市场的基础支撑。需要指出的是,内销出货量下滑本质上与疫情没有全面关联作用,后者只是在一定的阶段加速了市场下滑的幅度。

出货均价同比大幅增长

其实我国空调行业出厂价格上升趋势的形成,从2021年第一季度末期开始,国内空调市场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持续型的价格上涨通道之中,至今年6月份,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出货还是零售,内销市场的价格出现了连续十六个月的同比上涨,这在中国空调产业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上属实非常罕见。

出货均价上升的直接推动力还是在于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扬,转折点便是2021年的3月底,去年新春过后,铜、铝、钢材、塑料粒子等等与空调产品制造相关的绝大多数材料价格不间断攀升,铜价曾经一度跃进至每吨7万元以上。除了材料成本之外,包装、泡沫、物流等其他环节的成本同样在上行,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工厂不得不通过上调价格来缓解这种压力,直至2022冷冻年度结束,价格一直未有回落。

而从2021年底开始,主导品牌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着力推动中高端产品的出货占比的同时,大幅缩减中低端产品的出货量,尤其是对高端品牌的推广力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对家用中央空调等品类的拓展资源同样增加,这种结构上升至出货均价出现大幅上扬的间接力量。

在当前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大背景下,国内空调市场的供求矛盾其实已经被大幅激化,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调配作用失效。出货端价格的上升直接推动了零售端价格的向上。今年6月份国内市场线上体系的平均单价已经达到了3000元以上,而线下的平均单价突破了4000元。

2022冷冻年度国内市场均价的上浮,是成本推动和主导企业结构性调整的结果。即便是当下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出现了巨幅下降,但这种状况传导到制造端再到终端,还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行业的价格体系依然会维持在高位。

品牌格局头部效应弱化

这是国内空调市场在过往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的现象,没有一类充分市场化的产品总是能够保持连续不断的增长,空调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在近年来表现得更为频繁,但是既往每次年度出货量同比下降的背后是主导品牌群体的占比提升,也就是说头部效应越来越强,而在2022冷冻年度出货量下降的同时,二三线品牌的整体占比却出现了上升,头部效应在过去一年出现了弱化。

致使这种状况出现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绝大多数二三线品牌的出货量在2022冷冻年度都出现了增长,而且增长幅度都不小。奥克斯、TCL、海信科龙、长虹等等这些品牌的出货量同比增幅都很大。中小品牌的同比增长速度更快,夏宝、美博、盈田、韩电等等这些行业锐进势力的出货量规模几乎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一方面,国内市场无论是存量还是整体需求都很大,存在着合适的出货空间;另外一个方面,头部企业在2022年度主动进行的涨价举措和产品结构升级策略,给后续品牌让渡出了空间,尤其是在消费分层乃至消费降级越演越烈的当下,下沉市场的需求被放大,消费用户对空调产品的价格敏感度变高。

在这样一种竞争及消费环境下,中低端产品、低价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尤其是2022冷冻还有一个特殊状况,那就是旺季阶段的消费需求量集中井喷,应急需求较大,这类需求同样偏向于中低端品类。整体而言,是主导品牌的价格和产品策略变相地提升了二三线品牌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提升了迎合了时下的消费需求趋势。但是国内市场的需求主导依然集中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站在更为长远的角度,消费升级的空间更大,而很多企业出货量的增长也并非是自有品牌受市场青睐,而是OEM和ODM带来了丰富的生产订单。

未来规模化增长压力重重

现阶段各个空调企业都在进行2023冷冻年度的开盘,由于旺季阶段市场需求旺盛,渠道资源相对丰富,新冷冻年度起始阶段的出货量在去年低基数效应基础上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幅度,尤其是华南市场在7月份出现旺销之后,各个区域市场都经历过了利好天气的刺激,这种需求会延续到新冷年进而带动出货量在8月份及后期的充分释放。

只是从中长期看,国内空调市场的几乎没有可见的规模化增量空间。先来看一组数据,2022年1至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22.2%,其中住宅面积销售同比下降26.6%,住宅竣工面积下降了20.6%。这些数字从相关产业外部机会方面已经勾勒出了两三年之内空调市场的整体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旺季阶段需求的爆发,除了将之前被疫情抑制的需求消化之外,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后期的消费资源,空调行业历来就有“大年之后是小年”的经验规律,尽管整个2022冷冻年度不是大年,但是2022年夏季阶段是一个“大旺季”,更新换代、以旧换新终究还是内销市场的核心路径。

当然,一些细分领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升级红利,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新风类产品,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风空调在线上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0%以上,线下的销售规模同比增长幅度超过了20%。另外,特殊场景下的制冷需求例如穿戴式空调已是崭露头角,电梯空调、厨房空调、车载空调等等都成为了后期各个空调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方向。

即便是2022冷冻年度之前几年连续增长出口市场,未必就能够大幅缓解中国空调产业的产能压力,随着材料成本的下探、商业场景的分化、线下渠道的再被重视、利润与规模的均衡,行业主导品牌的策略也将随之而变化,届时竞争博弈或许会呈现出新局面,这个局面之于二三线乃至中小品牌就未必如2022年度如此利好。

(文章来源:艾肯家电网)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空调 已经不仅仅是调节室温的工具,而是集成了更多的功能。但在使用时,还是要有所注意才行。

    开空调为什么要开窗通风?

    不久前,“开空调为什么要开窗通风”的话题冲上热搜,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长时间吹空调,如果不开窗户确实不太舒服。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从空调的原理开始讲起。

    简单来说,可以把空调内部看成一个循环结构,制冷剂就在这个循环结构中一直流动。我们以压缩机当做原点,制冷剂先被压缩机压缩成液体,这个过程中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的状态,再经过室外机的风扇使冷凝器降温,然后通过膨胀阀瞬间降压,温度急剧降低,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热量并通过室内机的风扇吹出冷风。制热则将系统反转,室外机吸热,室外机散热。

    看明白了吗?和很多人的第一感觉不同,空调其实是一套封闭的系统,虽然能够吹出冷风,但它在运行时,不能起到换气作用。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铜管里边装的其实是制冷剂。

    而我们在开启空调时,为了制冷效果往往都会紧闭门窗,不仅导致空气无法流通,而且房间中的甲醛、苯、TVOC、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积聚在室内无法散出,如果平时不注重房间的卫生和空调的清洁的话,那么空调滤网上的灰尘、霉菌等污物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所以说,开空调时开窗通风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开窗通风毕竟会影响空调的工作效率,夏天还好,如果是冬天制热的话冷风灌进屋子的感觉确实比较难受。这里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打开窗户的上悬/下悬功能,只把窗户开启一个小缝,达到通风的效果又不会影响吹空调,而没有安装上下悬窗的则可以每隔几小时打开窗户10-15分钟,也可以起到空气流通的效果。

    而针对消费者对于吹空调时换气的需求,现在厂商也推出了新风空调。顾名思义,新风空调是结合了新风机和空调效果的产品,空调和新风同时开启,既可以吹冷气,又可以享受到清新的户外空气,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新风空调作为当下最热门的空调品类,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品牌都推出了新风空调产品,价格相比传统空调也没有明显上涨。目前挂机的新风风量在30-60m³/h,柜机的新风量可以达到100-200 m³/h,已经接近壁挂式新风机的换气量,消费者可以按需选购。

    婴儿/新生儿能吹空调吗?

    在三胎政策下,空调行业正催生出新的机遇,像是儿童空调等。不过家有宝宝的家庭,对空调简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空调在夏天的确能带来凉意,恨的是空调可能对宝宝身体造成影响,甚至有的家长宁愿自己受热,也不敢在家里开空调。那么,宝宝到底能不能开空调呢?

    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新生儿的体温本来就比成人略高,对于新生儿来说,最舒适的温度在26℃到28℃左右,如果天气太热或太冷,就容易生病,通过空调调节气温,让宝宝处在舒适的温度中,不仅能保持宝宝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助于舒缓情绪,让心情更平和,不会由于太冷或太热而哭闹。此外空调运行时的噪音对孩子来说属于白噪音,会有助于快速平稳的入睡。

    不过新生儿的身体毕竟还是比较娇气的,和成人相比,吹空调时确实需要多加注意:

    首先要注意及时开窗通风。由于空调制冷时,室内机蒸发器在吸热时会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形成空调水(冷凝水),所以空调如果一直开启的话,空气也会变得十分干燥。而宝宝如果长时间处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就容易长皮屑、起疹子,甚至流鼻血。

    不过空调的这个特性也可以用来加以利用。夏天的天气经常会变得非常潮湿,稍一升温就会显得闷热,皮肤敏感的孩子还会产生湿疹,这时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空调就能通过蒸发冷凝的过程迅速带走空气中的大量水分,让宝宝远离闷热和湿疹的困扰。

    最重要的是,如果家有宝宝,一定要注意空调的日常清洁。空调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会产生水珠,和空气中的灰尘、霉菌混合后极易滋生细菌,像是军团菌等较为致命的细菌,对小孩子更为凶险。一般来说,空调在夏季和冬季开启前需要让专业的空调清理人员对室内机进行仔细的清理方可使用。

    另外,现在很多空调都带有自清洁功能,其原理是通过急速制冷让蒸发器结霜,在进行化霜冲洗掉蒸发器翅片上附着的灰尘脏污。如果带有室外机自清洁功能的,则是在制热模式下冲洗外机蒸发器(冷凝器)翅片,达到提高空调工作效率的目的。

    如果消费者追求出风的健康,也可以选择带有UV紫外线杀菌功能的空调。这种空调在蒸发器旁安装有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滋生。需要注意的是紫外杀菌无法阻止灰尘堆积,还是要配合自清洁功能一同使用。

    室内健身可以开空调吗?

    随着健身成为现代都市白领的一种生活风尚,尤其是减肥人士来说,自带出汗属性的夏天正是运动健身的好时机。最近户外健身导致热射病的新闻引起了关注,但如果选择室内健身的话,应不应该开空调呢?

    很多人认为开空调会不利于发汗,进而影响减肥进程。其实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健身带来的代谢和能量消耗是全方位的,出汗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其次,出汗也不等于减肥,从人体角度来说,出汗只是因为体表温度高引起的水分散失,散热能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汗。如果不开空调导致体温过高,即使在室内也会出现中暑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热射病,危及健康甚至生命。

    打开空调健身则可以让人体处在较为舒适的温度区间,既能保证健康,又可以有一个好心情,提高健身的效率。

    不过在健身时使用空调也要有所注意,首先是不要直吹冷风。空调调节温度主要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和膨胀阀的开闭,制冷剂换热的效率一般是不会变的,因此空调出风口的温度往往要比空调设定的制冷温度低,比环境温度更要低得多,如果冷风直吹人体,会让身上的汗液迅速蒸发,带走身体大量热量,有引起失温的风险。在室内吹空调时配合挡风板等附件,不直吹空调冷风。

    针对健身人士、宝宝、老人等敏感人群不宜直吹空调的痛点,近年来空调厂商也推出了主打“轻柔风”“无风感”的空调,这些空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导风板上开有无数小孔,能把风扇吹出的冷风“打散”,形成轻柔的冷气,达到“吹风不见风”的效果。

    最后,在运动过后切忌环境温度骤然下降,在古代大将闻之色变的“卸甲风”就是由于人体温度急剧变化引起的血管壁骤然收缩产生的。建议可以在健身时同步开启空调,或是通过手机 app、语音助手远程开启空调,杜绝环境温度剧烈变化。

    (文章来源:中国家电网)

    阅读全文
  • 最近有一类视频突然在美国YouTube上大火,它的题材是庭院改造。大量用户拍摄了他们在家改造小院的相关内容并上传到平台。在网上搜索“gardening during quarantine”(隔离期间的园艺),可发现约47万条相关视频,且点击和播放率都颇高。


    在欧美国家,大部分家庭都拥有独立的庭院。种植花草,自己动手布置庭院成了不少家庭居家的消遣的方式。人们也非常享受小范围的社交活动,庭院派对、庭院烧烤受到热烈追捧,庭院用品消费潜力也因此进一步释放,从而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商机,纷纷涌入这一赛道。


    庭院消费火爆海外


    很多人看好庭院消费的市场前景,不少国内企业试水海外,成为了亚马逊上专营割草机品类的跨境商家。


    通常情况下,随着欧美地区二季度的气温回升,庭院消费类目也会迎来一年中的第一个高峰期。


    不止割草机,树枝剪刀、防护手套、花盆容器、浇水水管等园艺商品,烤架、烟熏炉等烹饪设备,户外吊床、桌椅等家具套装均在海外畅销,带动细分类目Outdoor Power (电动工具)、Outdoor Décor (庭院装饰)、Patio Furniture & Accessories (庭院家具及配件)等都迅速增长。


    原因大致有二


    ➤原本以实体店为主要销售渠道的欧美庭院用品行业,因疫情冲击,不少门店开始转为线上,开辟新的增长点。


    ➤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部分国外工厂生产受阻,国外卖家无法供给的订单,不仅回流到中国工厂,也辐射到做跨境电商的卖家。


    “数字平台Klaviyo分析了全球园艺电商数据后发现:2020年家居园艺产品的全球线上销售额比同期增长了100%。在这种爆发式增长之后,虽然庭院用品电商销售额逐渐回归理性增长,但近两年年复合增长率仍接近20%。


    2020年,全球园艺市场规模已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预计全球园艺设备和用品需求还将稳步增长,到2024年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300亿美元。(Statista数据)”


    一位来自广东佛山的庭院家具卖家表示:


    “近两年工厂的订单量都猛增,但材料价格也涨了超30%,加之航运价格上涨,工厂端的整体利润没涨太多。不过在疫情期间新开拓的电商渠道,比传统外贸路线机会多、利润空间也大,目前公司也准备加大在电商渠道的投入。”


    如今四月已至,庭院商品进入电商销售旺季。近日,多个亚马逊庭院类目商家反映,部分商品一夜之间售罄。


    风口下的产业现状


    当前,我国庭院用品产业基础设施完善,行业的上中下游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聚合优势,产业带供应链优势显著。


    从全国来看,庭院品类的产业带主要集中在华南的佛山、东莞,华东的宁波、台州、永康、安吉,华北的青岛等。各地方庭院产业带的强势类目又不尽相同,例如佛山顺德以庭院套装家具为主,台州临海以户外遮阳伞为主,安吉以户外椅子为主,宁波以户外藤编类沙发及户外电动、手动工具为主。


    一位来自宁波的卖家表示,正是凭借当地供应链在人机工程、链锯设计、自驱技术等多方面创新,以及从开发、生产到售后的全链路产业加持,一举打造电动割草机爆款产品,在三年内将店铺营收翻了两番。


    而不少佛山顺德的企业则是从传统外贸工厂,逐步转型成为电商商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顺德依靠家具产业链的集群优势,不断挖掘细分市场,尽力让不同工厂面向不同文化偏好、风格偏好、材质偏好、经济水平的消费者生产差异化产品。从户外桌椅到吊篮秋千,工厂之间互相介绍细分客源,以此来“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除了技术创新、品类齐全,国内庭院用品产业在价格和质量上也颇具优势。


    一位泉州卖家说:


    “我们主要销售太阳能户外景观灯,相比东南亚生产商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国内户外灯具发展这么多年,工艺精细化程度也是世界领先的。目前工厂年销能达到400万美金。”


    不过,近两年随着海外庭院消费井喷,更多厂商开始加入这一赛道,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更激烈,产品创新设计和精细加工变得愈发重要。


    “公司现在也在投入研发,产品已申请不同国家的认证报告,包括SGS、CE、ROHS、EMC62471、FCC、IP65、MSDS、UL等,此外部分产品也有外观专利证书及版权证书。”


    作为制造业大国,面对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生产运输成本整体上升的局面,很多企业正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紧攻克“卡脖子”技术和高端装备。


    庭院产业的各细分品类也随之朝着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大到庭院桌椅、伞具,小至庭院灯具、花架、园艺工具,抓住细分需求,产品有创新、差异化、技术壁垒的庭院用品厂商长期来看更具核心竞争优势。


    从单一产品到生活方式海外庭院消费展望


    2021年,美国园艺协会(National Gardening Association)开展了一项针对美国园艺爱好者的调查,发现园艺参与人数相比疫情前大幅上升,园艺爱好者新增1830万名,42%的爱好者增加了园艺养护工作时间。此外,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园艺中心,千禧一代客户的人口统计数据增长了65%,Z世代人口增长了44%。


    随着家庭户外庭院休闲时间增多和参与者的年轻化,消费者愈发重视庭院环境舒适度,即对庭院用品的品质、设计以及融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活场景下的新需求正在诞生。


    “根据Houzz、Pinterest、Yardzen和Google的搜索数据显示:过往的庭院消费中,消费者习惯购买单品,比如需要买一张桌子、一个烤炉,具体落地的消费场景往往是线下大卖场和零售店。随着供给端的不断丰富,消费者面临更多选择,搭配困难成为普遍的痛点,套装家具、套装园艺工具变得热销。”


    当需求端从单品的固定需求逐步变得不聚焦,需求本身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渴望的更多是对生活方式需求的满足。从生活场景中发现普遍的痛点,加以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和精细化运营,将成为庭院用品商家的突围之道。


    宝时得旗下的自主品牌Worx智能割草机,就发现大多数机器人割草机在通过狭窄通道时,会像无头苍蝇一样跌跌撞撞且割草效果差,从而改良AI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gorithm,人工智能算法),确保割草机顺利通过并修割狭窄通道上或错综复杂的草坪。


    除AIA技术之外,Worx智能割草机还配备了其他多项创新技术,比如震动传感器可以感知障碍物,从而改变切割路线避开障碍物;割草机在工作过程中如遭遇天气变化,可以及时感应到雨淋并返回至充电站,待天气晴朗后再次启动割草。


    依托亚马逊发展起来的致欧家居,对市场上的休闲躺椅遮阳板进行结构创新,满足了消费者躺卧休闲状态下对遮阳板无级调节的需求,从而提升该品类客户好评率40%。


    挖掘痛点提升品质并非一日能完成,但卖家仍可从细微之处去探查市场风向,贴近消费者需求。其关键在于,主动性地洞察。


    举个例子:


    有调查显示,由于疫情原因,近年消费者都不喜欢黑色等偏沉闷的颜色,商家选品上可以选择亮一点的颜色,多带装饰物和点缀。


    这在谷歌趋势上也能窥见端倪。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近年消费者对赤土色(Terracotta,+5.25%)、锈色(Rust,+4.61%)、玫瑰色(Rose,+11.59%)和苔藓绿色(Moss Green,+17.56%)的兴趣明显提升,暖色系成为流行主题色。


    此外,越来越多的欧美消费者会注意材质是否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等。近几年,便携式电源、太阳能发电的庭院工具都呈现很好的增长趋势。


    别致的园艺、舒适的庭院小憩和热闹的烧烤派对创造了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与其他品类的商品相比,户外庭院用品在欧美市场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也承载着更大的溢价可能性。


    未来,随着庭院产品逐渐向差异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会有更多小商家摆脱价格战泥沼,通过产品改良和精细化运营提升商品附加值。中高档产品也会不断冒出新的卖点和盈利点,从而拉动相关企业以及行业整体利润水平。


    来源:大唐第一名流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