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利率普跌、业绩分化,定制家居企业去年普遍增收不增利
详细内容

毛利率普跌、业绩分化,定制家居企业去年普遍增收不增利

时间:2022-05-07     人气:819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
概述:不平凡的2021年,受疫情影响、原料涨价及地产行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家居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出现下滑......

不平凡的2021年,受疫情影响、原料涨价及地产行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家居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出现下滑。


据界面新闻记者观察,过去一年,定制家居企业整体营收依然呈稳步增长态势。9家已上市定企中有8家营收呈双位数增长,仅有1家为个位数增长,行业整体业绩表现较为亮眼。


但营收稳增的另一面,几乎所有定制家居企业的毛利率都在下滑,盈利能力退步成为行业常态。尤其是部分定制家居企业由于在大宗业务上依靠开发商 ,净利润也出现下滑甚至亏损。


毛利率普跌


截至目前,A股9家已上市的定制家居企业年报已披露完毕。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定制家居业绩分化明显,行业格局也在悄然变化。


一方面,相较2020年,2021年定制家居行业规模再创新高,龙头企业诸如欧派、索菲亚等营收规模突破百亿。财报显示,2021年欧派收入204.42亿元,同比增长38.68%,索菲亚收入104.07亿元,同比增长24.59%。


与此同时,伴随收入增长,定制家居企业的“排位”也出现微调。


2021年,定制家居行业营收排名前四依然是欧派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志邦家居;金牌厨柜、好莱客排名不变,分别位列第五、第六位;皮阿诺由第八位升至第七位,我乐家居下降至第八位,顶固集创依然位列第九位。


除了营收、行业排名外,定制家居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值得关注。


据界面新闻统计,2021年,已上市9家企业中净利增长的仅有3家,其中净利突破1亿元的有4家,分别是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金牌厨柜。


其中,净利润位居前三的是欧派家居、志邦家居以及金牌厨柜,分别为26.66亿、5.06亿、3.38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23%、27.84%、15.49%。


与此同时,9家定制家居企业中有6家的盈利增速出现下滑。财报显示,我乐家居、索菲亚、好莱客、尚品宅配、顶固集创和皮阿诺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73.73%、89.72%、76.35%、11.54%、490%和470%。


其中,受大宗业务商票逾期未兑付影响,3家定制家居企业业绩“变脸”。财报显示,皮阿诺、我乐家居、顶固集创的净利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其中皮阿诺亏损最为严重,净利亏损达7.29亿元;我乐家居、顶固集创分别亏损1.62亿元、8482.84万元。


不仅如此,2021年,在受疫情,原料涨价及地产行业调整等影响后,定制家居企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普遍。


财报显示,定制家居行业的毛利率出现普遍下滑现象。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2021年已上市的9家企业毛利率均值约33.91%,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


其中,龙头定制家居企业下滑幅度最大,欧派、索菲亚毛利率分别下滑3.33个百分点、3.43个百分点,尚品宅配、皮阿诺毛利率降幅最低,分别下滑0.06个百分点、0.12百分点。


中国家居、设计产业互联网战略专家王建国向界面新闻表示,去年整个定制家居发展依然处在健康、良性的发展状态。但在经历地产行业影响及成本上涨后,整个泛家居领域未来或出现强者恒强的两极分化现象。


“具有规模、财务及供应端优势的头部定企,抗风险能力强,发展势头向上,而遭遇坏账拖累、财务风险高的腰部定企则有着明显劣势。在行业红利加快消失的当下,这些定企在经营体量上的差距会不断扩大。”王建国进一步表示。


大宗业务拖累


事实上,2021年,定制家居企业毛利率的下滑,一方面,受疫情反复、原材料涨价及货运成本增加等影响,另一方面,也深受到与开发商的大宗业务波及。


据悉,除了尚品宅配之外,其余3家定制家居企业去年净利下滑均与坏账有关。


例如,我乐家居就净利亏损解释称,由于个别房企因资金紧张出现违约,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收款项单项计提信用价值准备,导致公司在主营收入增长情况下,出现业绩亏损。


顶固集创亦表示,2021年经营亏损主要系对存在可能发生资产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公司及子公司本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亿元。


“若剔除上述资产减值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8520.0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91.89%。”顶固集创解释。


显然,去年因大宗业务的影响,不少定制家居企业在主业增长的情况下,净利却出现亏损。不过,经历此番震荡后,不少定企在开展与地产商合作的大宗业务上已经变得更为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定制家居企业在积极化解坏账风险外,也在重新探索新方向。比如,2021年,不少定制家居企业开始涌向整装赛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金牌厨柜、好莱客、顶固集创、诗尼曼、玛格、曲美家居等企业都宣布进入整装业务。


例如,尚品宅配自建平台HOMKOO整装云赋能企业做整装,欧派联手TOP家装公司及自推整装品牌StarHomes星之家,索菲亚和圣都家装联合,金牌搭建桔家云整装平台,好莱客艺术整装等,已上市的9大定制家居企业中超60%的企业都在紧密布局整装。


“在精装房市场、旧房翻新的装修需求下,整装是未来趋势。在当前流量入口的不断前置的形势下,定企通过整装优势能够最先接触到用户,由此抢占市场份额。”一位家居行业高管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此外,后疫情时代,面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互联网+家装、老旧小区等旧房翻新业务也成为定企重点布局的渠道。


今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消费20条政策细则曾提到,要促进新型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


细分至行业,去年以来,已经有不少家居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线上交易等新业态方面频频布局。


例如,欧派家居的数智中心,索菲亚的数字化工厂,尚品宅配的“BIM装修”及林氏木业自研TMS(运输管理系统)和WMS(仓储系统),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智慧生产、运输,从根本上提升家居企业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伴随二手房翻新、品质居住诉求带来存量市场改善型消费释放,也为定制家居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领域。


据灼识咨询估算,2020-2025年,我国存量房与二手房贡献的家装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0.4%和18.1%。对应国内家装市场这一期间,预计将会有近10%的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达4万亿元。


显然,存量房翻新等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将进一步利好家具消费需求。而去年来,通过频繁更新新品和发布优惠套餐,家居企业也尝试抢占旧房翻新这块市场蛋糕。


总的来看,过去一年,定制家居企业在经历种种外部风波后,展现出制造行业顽强的韧性,积极应对坏账风险的同时,也积极寻找到新的业务方向。


未来,随着行业红利消散,竞争逐渐加剧,定制家居行业的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21年,进击的定制家居企业遭遇了当头一棒,营收数据野心勃发的表象下,增收不增利已是不争的事实,房企信用风险更是成为黑天鹅事件,将其净利润拉下深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十大定制家居企业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81.35亿元,同比增长28.53%,部分企业营收增速甚至超过50%。“大行业、小企业”特点明显的定制家居,虽然行业集中度较低,马太效应也在2021年开始逐渐凸显,龙头企业的营收和盈利数据已经领先不止一个身位。


    但营收增长不意味着最终的胜利,十家定制企业中,有7家归母净利润均录得同比下滑,我乐家居、皮阿诺和顶固集创的骤降幅度甚至高达174%、470%、490%,业绩面转入亏损。


    数据“冰火两重天”的原因,在于大宗业务的主要地产客户出现债务问题,计提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致使“赚到手的钱又飞了”。


    叠加原材料成本上升、大宗业务激烈争夺优质客户等原因,定制家居行业的毛利率也继续下行,盈利能力承压。


    未来,大宗业务由粗放转入审慎,行业步入成长后半段,整家定制时代对家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也意味着竞争进入高阶,定制家居行业的探索和变革仍在继续。


    大宗业务拖累,净利遭遇“滑铁卢”


    截至4月末,欧派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志邦家居、金牌厨柜、好莱客、江山欧派、皮阿诺、我乐家居和顶固集创先后披露了2021年业绩。


    财报显示,定制家居企业在2021年迎来了火热的营收数据,这也与此前他们的业绩目标相呼应,近年一路水涨船高。


    其中,欧派家居实现了204.4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38.68%,比第二名索菲亚整整多出了100亿元,以往总被拿来比较的二者,如今后者已经难以望欧派项背。


    百亿元以下,尚品宅配、志邦家居、金牌厨柜、好莱客和江山欧派的营收均超过30亿元,分别为73.10亿元、51.53亿元、34.48亿元、33.71亿元和31.57亿元。


    但所有定制家居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大宗业务的拖累,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净利润急转直下。


    其中最为“惨烈”的当属索菲亚,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的11.92亿元骤降至1.23亿元,同比下滑89.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6.98%。


    索菲亚在年报中坦陈,因大宗业务遭遇了重大客户到期商业承兑汇票问题,公司不得不针对该客户计提了专项减值损失,合计9.09亿元,计提坏账比例为80%。


    皮阿诺的业绩也是“重灾区”。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22.10%,而归母净利润亏损7.29亿元,同比下降470.05%,一年亏损甚至吞噬了多年积累。


    皮阿诺此前在业绩预告中指出,业绩变动的原因系主要客户及其成员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皮阿诺持有其商业承兑汇票逐步出现了大量逾期未兑付情形,计提坏账损失9.61亿元,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等0.42亿元,合计超10亿元,对净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翻看皮阿诺的年报可以发现,除了去年陷入债务困境的某头部房企,其计提坏账的客户还包括中南集团、海伦堡、正荣地产等公司,饱受房企信用风险之苦。


    顶固集创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90.18%,从2020年的盈利0.22亿元滑落至2021年的亏损0.85亿元。


    尚品宅配、江山欧派、好莱客和我乐家居也各有各的“倒退”,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1.54%、39.67%、76.35%和173.74%。


    欧派也没能完全幸免。据欧派家居财务负责人王欢介绍,公司2021年大宗业务应收账款余额约11亿元,计提了减值准备约1亿元。亿翰智库对欧派的大宗业务表达了担忧,预计其大宗业务在2022年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仅剩的志邦家居和金牌厨柜,在大宗业务上也呈现出拖累毛利率的特点。


    而这一传导还在继续。2022年一季度,志邦家居指出,随着坏账的计提,其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为2.35亿元,同比下滑18.98%。“考虑到中南建设、绿地等公司仍为志邦家居重要客户,随着地产公司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公司后续可能仍有减值压力。”


    汇生国际融资总裁黄立冲向记者表示,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房企支付能力的减弱,定制家居企业的坏账拨备之路并未结束,未来仍需警惕由此造成的增收不增利。


    “吃一堑,长一智”。为了应对大宗业务的潜在风险,行业普遍对大宗业务进行更严格的风险把控,优化客户结构,谨慎拓展工程业务。2022年一季度,定制家居行业大宗业务增速普遍转负,大宗业务收入占比基本持平或较同期有所下降。


    毛利下滑,阴影延续


    不只是净利骤降,定制家居企业的毛利率也呈现出普遍下滑的态势。


    2021年,十家定制家居企业毛利率为33.59%,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其中,欧派家居毛利率下滑3.39个百分点,索菲亚和江山欧派的毛利率下滑也超过3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的趋势还没止住,规模排名第一的欧派家居,毛利率继续下行到了27.66%,同比下降2.54个百分点。欧派一季报显示,其橱柜、衣柜及配套家具产品的毛利率均出现了下滑,渠道方面,经销店和大宗业务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2.17和3.09个百分点。


    毛利率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大宗业务侵蚀利润空间和大量增加的新品类毛利率低下等方面。


    以索菲亚为例,其在年报中解释称,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2021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上升影响,公司生产成本上升,但产品销售价格没有同步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公司产品SKU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直营整装和米兰纳的运作等多因素叠加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这其实是定制家居企业的共性。


    板材、五金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面向所有定制家居企业。2021 年,永康五金市场交易价格指数、中国木材指数(刨花板)、中国木材指数(中纤板)分别同比上涨 3.1%、3.5%、6.3%,2022年以来,五金价格仍继续上行。


    由于原材料成本为定制家居行业主要营业成本,欧派家居、索菲亚和志邦家居家具制造业务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分别为79.19%/73.97%/77.3%,原材料价格的上行,都是定制家居企业需要实打实付出的成本。


    另一方面,大宗业务本身就有“利薄”的特点。相比地产商,家居公司议价能力较弱,垫资属性易于加剧现金流风险。但大宗业务市场规模可观,近年来各定制企业积极加强与地产商的合作,实现了大宗收入的上升,同时也意味着“以利润换取规模”。


    具体举例来看,金牌厨柜的大宗业务毛利率水平偏低,近年来均低于20%,显著低于零售渠道约35%的毛利率水平;索菲亚2021年的大宗业务毛利率继续下滑至20.47%,同比降低了2.89个百分点。


    随着房企信用风险的暴露,定制家居企业对低风险优质地产客户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目前已经出现了部分定制家居企业扎堆少数大国企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定制家居企业的盈利空间将持续被压缩。


    欧派家居董事长姚良松即公开表达过,大宗潜在风险公司现在更多遵循“源头筛选+过程管控”的方式,源头战略洽谈时筛选资金状况更健康的国企央企,管控过程中对单项目出现付款延期的及时止损,确保应收账款回款风险整体可控。


    整装大戏上演,价格战不是终点


    地产进入“黑铁时代”,大宗业务不再是最佳增长点,寻路未来发展模式,整装无疑是定制家居企业共同瞄准的一条有效途径。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整装与定制的双向互融,“整家定制”模式,有可能成为定制家居企业的终极零售模式的雏形。


    装修是件涵盖多个环节、流程冗长、专业壁垒较高的事情,也存在同一时点同一渠道多品类购买的特征。


    海通证券认为,传统家装行业效率低下,产品和服务形态单一;而整装则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家装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符合新一代家居市场消费主力省时、省心、省力的消费偏好。


    多品类全屋扩张也意味着新的增长点。“对消费者来说,整家定制具有可个性化设计、空间利用率高、充分考虑了对家居环境的诉求等优势,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企业来说,整家定制可以充分利用有效客流,提高了企业的客单价和盈利能力。” 海通证券分析师郭庆龙分析指出。


    另外,由于偏标准化的全屋套餐在销售端有利于提高价格透明度来获客,在生产端有利于提高规模化生产优势来降低成本,因此各家定制企业纷纷拥抱整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多家全屋定制企业均积极切入了全屋整装渠道。此前,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相继推出了整家定制套餐,价格多在3万元、4万元、5万元徘徊,套餐内容包括定制衣柜、橱柜、厨电和软装等品类;志邦家居、金牌厨柜等企业也相继加入。


    但整装策略不意味着简单的价格战。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只有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打通单品边界,提升全案设计、供应链整合以及协同交付能力,定制的优势才能做到真正的无可代替。


    “规模化定制家居企业有望凭借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品类优势以及对用户的服务能力,逐渐形成家装及整装渠道拓展的竞争壁垒,但也非常考验其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中证鹏元表示,不断丰富延展产品品类,整合家居、建材等硬装和软装产业链,提供更多的综合解决方案成为定制家居企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未来定制家居企业除了继续做大做精本业之外,就是向行业上下游发展,在拓展业务领域的同时也可以强化自身的业务链和供应链,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而跨度太大的多元化发展尤其需要慎重”。

    阅读全文
  • 每一个做智能家居的人,都在等待市场的爆发。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智能家居都并非刚需,即便是尝鲜的用户也大多只是进行智能化灯光、安防方面的改造。动辄花上数万、甚至十几万做全屋智能的毕竟是少数。


    只有消费者普遍认同并安装使用,才可称为市场的爆发。


    对于智能家居渠道商来说,如何在做高端客户的同时,打开更为广阔的平价市场,无疑是扩大营收的关键。


    从当前市场现状来看,入行投资资金高、品牌认知度低以及经营成本高这三座大山,是经销商认为行业不好做的重要原因。


    入行投资资金高:智能家居经销商入行,一般首期投入资金就要30万左右;包含品牌保证金、品牌使用费、首批进货款等多种形式的费用;店还没开先投入一大笔资金。


    品牌认知度低: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只有华为、小米,是真正的国民级消费品牌;其他业内品牌尚没有在消费领域形成足够的品牌认知度,主要还是依靠装修公司、设计师、异业渠道带单。


    经营成本高:智能家居品牌经销商,需要在建材卖场或商业中心开设线下体验店,团队要设立展厅接待、销售、施工等多个岗位,人工成本高居不下;服务流程繁琐,一个客户上门7-10次。


    可以看出,在没有一定客户资源情况下盲目投资开店并非明智之举。那么有没有一种不投重资、甚至不用开店,更重要的消费者愿意尝试的智能家居经营模式呢?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