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型海南黄花梨结缘漳州\国家濒管办关于解除从老挝进口濒危木材制裁的提示
详细内容

巨型海南黄花梨结缘漳州\国家濒管办关于解除从老挝进口濒危木材制裁的提示

时间:2020-10-20     人气:821     来源:     作者:
概述:在漳州丹诏红木艺术馆内,有一件巨大的红木展品,高达1.7米、宽达1.4米,表面雕刻有松、竹、梅,整体浑然天成,十分惹眼。凑近一闻,一股幽幽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这便是黄振成收藏了20年的名贵海南黄花梨。当年它买进来时只花了1万元,如今保守估值已......

在漳州丹诏红木艺术馆内,有一件巨大的红木展品,高达1.7米、宽达1.4米,表面雕刻有松、竹、梅,整体浑然天成,十分惹眼。凑近一闻,一股幽幽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这便是黄振成收藏了20年的名贵海南黄花梨。当年它买进来时只花了1万元,如今保守估值已高达2000万元。

据悉,黄花黎(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学名降香黄檀木,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1995年,做红木生意的黄振成到广西考察时遇见了一块包裹着一层油漆的巨大红木,他觉得这是一块好木,便以1万元将它带回了漳州。当时,红木十分普遍,投资热潮尚未出现。直到2013年,一次偶然,这块木作边缘被黄振成劈出一个口子,顿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令他大吃一惊。

原本想将其一刀砍坏,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件宝物。黄振成和工人小心翼翼地将表层油漆刷去并专程委托上海国博苑进行了专业鉴定。3月31日,鉴定结果出来,上海方面通过“EDX-6000L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议检测”,最终确认其为海南黄花梨,这让黄振成喜不自胜。

“这块黄花梨木只是树干外围的一部分,如果按照圆周推算,这株黄花梨的树干直径至少达到四至五米。黄花梨木生长相当缓慢,生长20年其可用之材的横截面也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推算起来,它起码有四五千年的树龄。”根据市场参考价保守估计,这块罕见巨型海南黄花梨据黄振成保守估价约值2000万元。黄振成介绍,数年前莆田仙游的一个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块直径为60厘米的海南黄花梨,体积大约只有这件展品的三分之一,但标价已高达一亿两千万元,因此这件展品的价值不言而明。

据介绍,这样的巨型海南黄花梨展品在全国都十分罕见,但5月16日,“让生活更美好”漳州首届红木文化节将在漳州丹诏红木艺术馆举行,届时将有包含这件名贵海南黄花梨的各种红木臻品展示,红木爱好者不容错过!


CITES秘书处于9月15日发出通知,老挝近日提交了合格的象牙国家行动计划,因此撤销对该国的贸易制裁,恢复其商业性进出口CITES附录物种标本的资格。此通知即时生效。
CITES秘书处曾于3月19日发出通知,根据CITES常委会的决定,对民主刚果(刚果金)、老挝和尼日利亚三国实施贸易制裁,暂停这三个国家商业性进出口CITES附录物种标本的资格。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1月15日,工作人员用手臂比量案面的长度。

    1月15日,由广东江门古典家具制作大师伍炳亮打造的“海南黄花梨第一长案”在广州展出,这件长案的面芯板由3片长3.6米的海南黄花梨老料拼合而成。据伍炳亮介绍,仅是收集这些木料的过程就跨越了近30年时间。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2016年12月16日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多地出现了重度霾,尤其是京津冀以及河北南部等地。应对持续雾霾天气,多地启动最高级别的空气重污染预警.
    这可能就是诗人所说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吧
    多地应对雾霾天气建筑工地全部停工板材厂纷纷停产!河北停产!天津停产!广东停产!香河停产!胜芳停产!山东停产!
    板厂才全面停产!
    南北三大家具基地都停产!!!
    雾霾成了关键,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又该如何化解?
    板材厂全面停厂,价格已经不重要了,板材市场进入有钱不一定有货的时代!
    在吼,在叫,
    纸箱在偷笑,不锈钢蹦蹦跳,
    抛光呱呱叫,配件在咆哮,
    运费也在往上飘,原料成本发高烧,
    环保也来凑热闹,价格已经全乱套,
    涨的我们都想不到
    行业心声:各位上帝,别再跟我们说能不能优惠了,你该关心的是有货没有货!
    阅读全文
  • 种植周期仅为松树的五分之一,“每亩年产值上千元”,巨桉在企业和农户眼中成为“财富树”
    “一亩一年收入上千块,一般的树子挣不到这么多。”提起种植巨桉的初衷,车国民说是为了“挣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历了数十年采伐后,乐山本地的原始森林所剩无几。这让造纸企业、木材加工企业密集分布的乐山顿生危机感。凭借着树干笔直、材质优良、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巨桉成为企业和农户眼中的“财富树”,开始在当地大规模种植。省林科院科技处处长郭洪英证实,乐山是全省最早大规模种植的地区,目前种植面积超过7万公顷,超过全省总量一半。
    真正让巨桉在乐山安家的,是1998年先后启动的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传统的木材来源断绝。1999年的春季,乐山本地的吉祥木业在沐川等地开展了“租地种树”行动。车国民家的巨桉,就是在那个时候种下的。
    “企业老板说的,只要长成了,有多少要多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车国民种了0.533公顷巨桉。
    喜悦很快取代了怀疑:按照企业的要求,车国民家的地上,每公顷种植了1200-1800株,从种下到进入采伐期只有6年,仅为松树的五分之一。采伐时核算,每公顷产木材150吨左右,与30年生的松树产量几乎持平。2005年前后,沐川境内第一批桉树木材上市:每吨木材售价700元,每公顷年产值接近17500元。“一亩地一年收入上千块,老百姓肯定愿意种。”沐川县林业局局长陈发智说,这样的成绩单打消了农户们的怀疑。此后数年,当地巨桉种植面积迅速扩张至1.3万公顷。
    乐山市平兴林场也瞅准时机,一跃成为当地最大的巨桉种苗供应基地,每年可提供苗木近千万株。
    生态问题的背后
    巨桉消耗太多养分是事实,但种植模式不合理才是问题的根源
    巨桉究竟有多耗费养分?
    郭洪英介绍:在同等条件下,巨桉的生长速度是松树的五倍,“松树30年才能采伐,速生桉6年就可以。”生长速度快,自然需要耗费大量的养分。但与松树等其他本土树种相比,巨桉的养分使用效率极高:—生长养分比是松树的三倍以上。换言之,吸收同样的养分,同样的时间,巨桉可以长高3米,松树只有1米。
    郭洪英说,按照上述比例换算,巨桉每年消耗的养分、水分量,差不多是松树的两倍。此外,的根系吸水极限只有4米,“怎么能把所有的过错都扔给巨桉呢?”
    至于树下不长草,郭洪英解释,桉树虽是外来物种,但并不具备生物入侵现象和特征,人工培植的桉树林不会降低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只不过桉树下的小生态系稍显恶劣,适应物种数量少,“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所有人工植被的共性,不是桉树独有的。”
    既然如此,那为何会出现生态问题?“这本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只是过往的思路和种植方法有问题。”在省林业厅产业处的姜贵藤看来,传统的巨桉种植模式过于粗放,导致树种染上“污名”。尤其是纯林、密植做法,直接将巨桉变成了“背黑锅的”。他说,着眼于土地承载力、生态系统平衡、防灾防火角度,纯林、密植的模式都难言科学,“一亩动辄种一百多株,还不讲究树种搭配,这怎么行?”
    巨大木材缺口的背后
    四川木材年需求量目前超过2000万立方米,如果不改良现有巨桉种植模式,就必须找到别的替代速生树种
    对生态的负面影响,让巨桉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针对巨桉的争议,省林业厅曾组织调研团队前往乐山实地查看。虽然得出的结论有利于巨桉的支持者,但形势却无法逆转。2012年,沐川全县的巨桉种植面积达到1.3万公顷顶峰后便逐渐下滑,目前仅有0.67万公顷。
    省林业厅造林处处长童伟介绍,目前,年需求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但每年全省木材采伐限额仅为1000万立方米左右,“超过一半要靠进口”。近年来,东北国有林区正式停伐,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纷纷出台木材出口限制政策,四川的木材供应极不乐观。
    按照全省现有种植面积推算,巨桉每年可提供木材330万立方米左右,占年采伐限额的三分之一。“不种巨桉的话,有三个后果必须承受:相关企业停产、木材价格攀升、盗砍盗伐加剧。”省林业厅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反问:“没了巨桉,这个缺口怎么填?”如果要限制桉树,必须找到别的速生树种,否则,就应该想办法改良现有的种植模式。
    乐山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十年来,当地已经开始从政策、资金多个角度调控巨桉的种植规模,但“只限制,不取代”。从2004年开始,乐山进行了一次巨桉改造行动,采取构建多树种、竹种的混交林,并降低巨桉的种植密度,“一亩地只有十来株,间距有十几米,中间种上竹子或者其他树种,多个林相都有,这样就平衡很多了。”在凉风村的巨桉种植基地内,间伐后留下的桉树桩已经干枯,现在一亩地只有六七十株,密度比以前降了一半,土地肥力、保水能力还算正常。
    宜宾、泸州的实践,是选择用栽竹来替代种桉树。过去8年,全省竹林面积增加33.3万公顷,总量接近120万公顷,每公顷产出竹材30吨,产值跟种桉树差不多。不过,在板材等木材加工领域,竹子还无法取代桉树。

    今年,四川将完成营造林100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有望提升0.8个百分点,新增森林面积超过半个眉山市。这是2月21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大规模绿化全川暨林业建设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的。

    省林业厅向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了四川林业建设规划,并听取意见建议。根据通报,今年我省将通过造林增绿、森林质量提升、森林城市群建设等方式,提升森林面积和质量,并实现林业总产值3300亿元。同时,全面启动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生态项目建设,确保“荒山增叶子,农户增票子”。

    (来源:四川日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