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港:促进木材产业上下融合,倡导行业抱团取暖\红木家具:“软硬兼用”
详细内容

张家港:促进木材产业上下融合,倡导行业抱团取暖\红木家具:“软硬兼用”

时间:2020-10-11     人气:560     来源:     作者:
概述:张家港市木材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玉涛做《促进产业上下融合倡导行业抱团取暖》报告。张家港港口每年接卸进口木材达到400多万方,拥有10万木材相关从业人员,3000多家商户,张家港口岸依靠港口木材装卸专业化优势,快速通关的口岸优势,与上游木材......
张家港市木材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玉涛做《促进产业上下融合倡导行业抱团取暖》报告。张家港港口每年接卸进口木材达到400多万方,拥有10万木材相关从业人员,3000多家商户,张家港口岸依靠港口木材装卸专业化优势,快速通关的口岸优势,与上游木材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木材交易市场临港而生,形成了全国名贵木材,板材集散交易中心等庞大的木材产业集群,闻名全球木材界,每年有300多万立方米的进口木材从张家港港口发往全国各地。如今木材市场行情低密,木材销路不畅,国内销售价格下跌,木材库存积压严重,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协会通过与国内外各地协会,木材供应商,,家具,地板商的对接,形成木材产业链有效的上下融合,倡导整个行业抱团取暖,渡过行业寒冬。

中国人对纯粹的东西感兴趣。如做衣服要纯毛的、纯麻的、纯丝的、纯绵的,这个是中国人固有的一种财产观。中国人对有重量的东西特别感兴趣。这东西越重就觉得越值钱。这是我们一个潜在的财产观。中国人对凡是金属类的东西都感兴趣。比如穿金戴银、金碧辉煌、金玉满堂等等。

我们家具的材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我们称之为“硬木”,一类称之为“软木”。其中硬木包括紫檀、黄花梨、红木、鸡翅木、铁力木、乌木等。软木包括柴木、楠木、榉木、柏木、核桃木等。

中国的硬木家具最重要的贸易是从隆庆开始的。有很多东西就从“隆庆开关”时进入中国,贵重木材大致是这个时期进入中国的。

紫檀外形沉穆雍容,颜色非常沉静,从视觉上就取悦于人。它闪着一种金属的光泽,绸缎一样的光泽。紫檀没有太大的料,俗称“十檀九空”。紫檀长大了以后内心是空的,会腐朽,所以非常不出材料。因而显得更加名贵。紫檀的应力小,俗称性小,不怎么变形,紫檀的变形率是非常低。紫檀的纤维非常细,适合雕刻。有一个特征叫“横向走刀不阻”,紫檀是横向、竖向,任何一个角度感觉是一样的,所以特别适合柔韧的雕刻。当雕刻打磨以后有一种模压感,就是像冲压出来的花纹。我们看到有些优良的雕刻你感觉都不像雕出来的,好像机器在高压下把它压出来的,这种感觉是其他木头达不到的。由于它的这种内在好处,才使它能够稳坐中国古典家具的材质的第一把交椅。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12月9日,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在无锡召开。会上,江苏检验检疫局将近年来的信息化成果向与会领导进行了现场展示,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的“木材数字博物馆”参与了本次展示,并获得广泛关注。
    据了解,“木材数字博物馆”是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木材实验室研制的集技术积累、技术展示、技术交流、技术应用与一体的数字化展示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实验室布局的三维漫游展示,二是按世界分布汇总的信息库,三是按进化树汇总的有害生物鉴定信息库。目前,该系统在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科普基地木材馆进行展示,未来,将会被继续开发并整合入“唯木网”,进一步扩大其在木材检验检疫工作的应用。(丁志平)

    时尚就是轮回,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趋向于向两极的交替延伸:求新与怀旧。早在几年前,怀旧、复古风就已初露端倪。而现在,这种风尚越来越热烈地显现于生活的各个章节,表现在家具方面,就是人们对红木古典家具的钟爱,它自然高雅、超逸含蓄的韵味引世人沉醉。红木飘香,氤氲在岁月的流变中;古韵流风,飘荡在历史的绵延处。如果说它映照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可能略显虚妄,但不可否认,它因历史而精彩,历史因它而艺术。

    我国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在家具史上具有巅峰意义,因此人们谈论古典家具一般以它为范例。明式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它造型优美稳重,色调深沉,质感坚实。之所以形成这种风格,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明式家具的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在设计层面上,文人的参与度比其他的家具设计要高,在家具设计之时,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合家具设计之中。除了这些表面特征之外,中国古典家具的灵魂应该是“榫卯结构”。明式家具不用金属钉,也不用胶,各个构件之间是靠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有机地连结在一起的,它们相辅相成,完美契合。据史载,这种接合方法早在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代已经使用了。以榫卯结构为根本支撑,加上款式、纹样、打(、上漆等古典工艺,这些构成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基本元素符号。

    人们为什么会越来越钟情于红木家具?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充满浮躁与紧张,人们下班回到家中,心中渴望的是自然、恬静的氛围,于是怀旧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将古典家具置于现代空间,可以营造出一份休闲自然,同时引发思古之幽情。某种意义上讲,古典家具已经不单单是一件实用物件,而是被赋予一种审美理念,进入鉴赏领域,成为了艺术品类。另外,对于很多人来说,古典家具还具有升值期望。有的家具像时装,流行过后便无人问津,有的家具则具有流行的延续性。不管潮流如何变,它总的来说不因年久而遭人弃置,不因陈旧而贬低价值,甚至是愈年久愈有收藏价值。可以说,生产高档红木家具就是生产未来的古董,购买高档家具就是一种期待增值的投资,因此古典高档红木家具具有超越时代的收藏价值。还有一点就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上升,人民生活富裕了,有能力购买价格高于一般家具的古典红木家具,于是形成了一个消费群体,而这个消费群体对古典红木家具的文化也有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红木家具的审美功能在逐渐提升。

    古往今来,某个时期的某种景象,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风尚,本质上都离不开文化的根基。

    红木家具作为一种器物,不仅仅是单纯的日用品和陈设品,它除了满足人们的起居生活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木家具与人体力学、彩绘艺术、雕刻艺术等,都融合在了一起。举个例子,家具的装饰题材,往往生动形象地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明式家具在选材上,多用天然的优质木材,它质感精致细腻,色泽深沉雅致,有一种浓郁的书卷气。这当中,紫檀木色调深沉,色性偏冷,由于适宜精雕细琢的装饰工艺,所以比较能迎合一些讲排场、崇尚豪华、追求富丽的达官贵人们的宠爱;而在纹饰上,古人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类的美好意愿相结合,用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寓意将吉祥物、吉祥图案贯穿于家具设计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祥瑞观念。另外,很多在造型上也有讲究,比如“竹节式官帽椅”,四四方方、板板正正,也许坐起来不是很舒服,但它表现出“坐要端,行要正”的礼仪风范,同时寓意着升官发财、节节高升。总之,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载体。在古旧家具上积淀着中国古老的造型艺术、装饰工艺、地方风格以及民俗文化的历史轨迹,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对古典家具的鉴赏与品味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动,感受遥远年代的动向和沉思,这使人们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对古典家具的亲近。

    那经过历史提炼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岁月涤荡过的丰富生活痕迹,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回味。从明式家具散发出来的细腻感与艺术感染力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那个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可以想象当时的家具使用环境和家具使用者。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正值明朝市井文化的繁荣时期,虽然当时北方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战乱不断,但在远隔硝烟的南方地区,却在大肆兴建民居、园林、宫廷,同时大量生产家具,于是造就了那个时代家具的辉煌。私家园林是文雅之士的文化社交场所,因此在建造园林、制作家具中,其风格往往是按照文人的审美观念来设计和表现的。家具的使用最初主要是祭祀神灵和祖先,后来逐渐普及到日常使用,但只是局限在有权势的贵族阶层,也就是说它始终是与严格的传统礼制风俗和尊卑等级观念紧密结合的,而家具的造型、质地、装饰题材,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名分界限。从古典家具,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日常生活及家具使用情况,通过古代家具的种类、造型、纹饰的变化,又可以深刻认识家具的发展过程、使用习俗和社会风尚,如当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审美观念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等。总之,中国古典家具史绵延几千年,俨然是一部“家具断代史”了。

    红木家具的历久弥新,表达着人们对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怀旧。被现代家具包围的现代人,重新审视着虽远犹近的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重新搜寻着被历史岁月模糊的记忆与冥思。于是,红木古典家具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文化形神难离、相聚融会。红木质虽坚、体虽沉,却不及历史与传统赋予它的凝重与深沉。

    (:)
    阅读全文
  • 对于明式家具,最多的说法是画桌、画案等“书房”用器最珍贵,隐喻着卧室用具最无品。而在诸多的古典家具的研究文字中,我们也看不到任何对架子床、镜台一类华美秾丽卧室之物的关注,而所谓“书房(文房)家具”则普通受到各类文字的青睐。

    其实,诸如架子床、镜台、衣架等物是明式家具中需珍视的一类。其工艺成就、观赏价值极高,而且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了当时黄花梨家具消费的社会场景和生长环境。这些卧房之具是古典家具的全息体。由于架子床在古代家具中的特殊意义和地位,当年生产和当今存世均有相当大的数量。

    除拔步床之外,架子床代表了最多的部件生产、最繁杂的组合工艺。在装饰上,它总是代表攒框装板、攒斗、透雕、浮雕等各类装饰手段的最先行步伐。它们的工艺成就最高,审美价值最丰富。

    架子床在明式家具中形象煊赫,骄傲的姿态非常阳光地写在脸上。在视觉审美上,它具有明式家具各式风格,诸例咸备,体现了传统美学方方面面的特征。

    王世襄借鉴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体,为明式家具之妙者列出“十六品”,也为劣者列出“八病”。十六品为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稳、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八病为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这是对整个明式家具审美的系统价值评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诸体必备,不主一格”。

    《二十四诗品》每品以十二句四言韵语形象地描述了各个艺术风格的特征品目为:雄浑、冲淡、纤浓、深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概、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清早期黄花梨架子床

    从明式家具整体发展过程看,架子床也涵容了林林总总各端风格,审美性格丰富多样,诸体毕备。

    你可以看到秾丽、华贵,也可见文绮、清新;有妍秀,有典雅、也有淳朴;厚拙中有灵动,凝重中寓柔婉;雄伟圆浑之体,空灵玲珑之貌,皆有具象,以符其名。架子床以一己系列,迎战一套杰出的艺术理论的分类,能量超大,容载广博。它是明式家具中的异物,如“外星来客”,不同凡响。

    架子床的制作就是不同买家之间、不同生产作坊之间不动声响的比武大会。这在明晚期已完全展现,清早期乃至更后,益发突显。买家或订制者间的排场会战,激励了匠师们的才智比拼。你无我有,你有我多我好;围子上你一层装饰,我分二层,乃至三层。

    各种早期明式家具制作用料一向谨慎。但在黄花梨架子床身上,古人常态尽失,开局之始,制作心态便可以谓之“疯狂”。其后更是“踵事而增华,变本而加厉”。

    清早期黄花梨架子床

    买者千金一掷的笃定,要最贵又要最好,要更胜一筹。古人在床榻之上,或者说卧室家具身上,放的本钱最大。通过市场优化成就出今天我们见到的一件件赏心悦目的嘉构。

    架子床是古人晚间休息用具,本来就是用者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李渔在《闲情偶寄》“床帐”一节:说:“人生百年,所历之事,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在;而夜间所处,则止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从某一角度,床是与人身接触时间最多的家具。

    床又是孕育生命生产子嗣之所,所以是宗法社会中最重要的家庭用具。它最能体现世俗人性和人情的要求。这可能连李渔都未讲得那么直接,但海量的高品质实物无疑证明了此点。

    架子床这类大型卧室家具,价格高昂,置办费用对任何家庭都是不小的消费开支,一般多为婚娶陪嫁中购进。其上龙凤呈祥、子母螭龙(苍龙教子)、榴开百子、喜鹊登枝、鸳鸯莲叶、鸾凤呈祥等图案透露了这个玄机。

    清早期黄花梨架子床

    购入高品质家具是婚姻活动的特点,这是古今中外人类的共性。

    架子床体现了古人一系列家庭价值观念和对享受、审美的要求,同时它又带有更多的无形价值,是主人经济实力的体现,是夸示财富、显摆家境的大载体。它在展示地位,获取名誉和区分社会阶层的功能上是最佳工具。所以它是婚嫁中最引人注目的旗帜性家具。

    它更深层地凝结着财富炫耀和身份象征的社会意识,是人们最投入、最重视的家具制作,这是架子床不断精美秾丽、繁华绚烂的重要原因,也使架子床更深度地走向奢侈化。与其性质相近的家具还有镜架、衣架、盆架、火盆架、闷户橱等。

    清早期黄花梨架子床

    因为卧房之具,而非“书房”之品,况且夸奇斗巧、雕缋满眼,不涉雅意,长期以来架子床被“有罪推论”。“不雅”,就有了毛病,就打入另册。明式架子床个中玄妙,无人过问。好像有人能从“书房”家具中找到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的高风亮节,发现孔孟老庄以及中华文明的所有宏门大道的博大精深。但架子床园子中的满园春色中,因为寻不到任何的清雅,多少人失语了。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固然为古今都大力弘扬的正能量之理想和口号。但是,温柔富贵之乡则是大多常人的生活梦想,享受美好的家具何尝不是代表着人们对生活富庶的追求。

    站在无数例架子床前,最鲜明的感受是,明式家具所谓“光素简约”的城堡在此几乎不曾存在,或完全彻底地被攻破。装饰主义的大旗高立城头,猎猎作响,旗下龙凤飞舞蹁跹,瑞草祥卉如沐春风。城墙上,大写着:人性的证明,人间烟火的胜利。

    张辉简介:

    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主编《曾国藩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名画全集》(京华出版社)、《古董收藏价格书系》(远方出版社)等著作。从2000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现为三家专业艺术媒体专栏作家。

    来源:雅昌艺术网(www.artron.net)

    (原标题张辉:黄花梨架子床—人间烟火的胜利)


    成都会展业如何发展?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何时投用?昨日,成都市博览局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记者获悉,到2020年,成都会展业总收入将达到1040亿元,形成新的千亿产业,实现成都会展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5%。备受大家关注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于下月试运行,第十八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届时将作为首个展览于6月7日—10日举行。
    成都展览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市博览局副局长、市贸促会副会长王欣介绍,《成都市会展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功能配套、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会展业体系,初步建成“国际会展名城”。
    根据《规划》,到2020年,会展规模扩容升级,全年举办重大会展活动数量达到700场,全市会展场馆室内展馆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以上,年度展览总面积突破400万平方米,会展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年度举办的国际性会展活动次数达175次,占全年重大会展活动的比重达到25%。他说,目前,成都的展览在全国的站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居于中西部城市的首位,比如从在会展专业场馆举办的数量来看,去年成都达到98个,20000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展览数量成都是53个。
    20万m2展馆满足特大型展览会需求
    此外,市博览局展览事务处处长高敏表示,2017年是成都会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因为今年室内展览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投入使用,它有效解决了展馆的场地不足、供给不足的瓶颈问题。高敏介绍,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于今年6月试运行,首展就是6月7日—10日举办的第十八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
    相较于已有的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无论是场馆硬件建设还是场馆面积,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数据显示: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是11万平方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室内的展览面积大约比世纪城多9万平方米,这20万平方米的展馆能有效满足特大型展览会在成都举办的需求。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位于天府新区秦皇寺中央商务区天府中央公园及蜀州路以东、铁路货运外绕线以北,距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26公里,占地约1600亩。一期工程国际展览展示中心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由交通登录大厅、室内展馆、会议、餐饮、办公、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及室外展场组成,已于2016年8月竣工。二期工程今年将启动建设,预计2019年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