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木原料观察:白酸枝能否成下一匹黑马?\北京:多个家具品牌登质检黑榜
详细内容

红木原料观察:白酸枝能否成下一匹黑马?\北京:多个家具品牌登质检黑榜

时间:2020-10-28     人气:2129     来源:     作者:
概述:2013年,是大红酸枝等被列为濒危树种的年份,这对于奋战在中国传统家具这片领域的从业者们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轮执主席杨波,日前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红木家具市场出现的热点问题给予了详尽地解析。20......

2013年,是大红酸枝等被列为濒危树种的年份,这对于奋战在中国传统家具这片领域的从业者们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轮执主席杨波,日前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红木家具市场出现的热点问题给予了详尽地解析。

2013红木家具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2013年红木家具市场表现如何?杨波用“淡季不淡、旺季不旺”这一词组来形容。他说,“淡季不淡”体现在,依照以往惯例,一年中的6、7、8月份原本属于家具销售淡季,但是今年协会通过部分企业销售数据以及对一些流通场所的实地走访来看,市场在这3个月表现得非常“火”;“旺季不旺”主要是指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没有让企业看到曾经火爆的销售场面。

举个例子,国庆长假期间各卖场与销售点并没有出现人流突然增多的情况,综观9、10月份,整体状况可以用“不温不火”来概括。在解释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的原因时,杨波认为,红酸枝是目前红木行业制作家具最重要的用材。物以稀为贵,消费者知道大红酸枝等要在6月12日被列为濒危树种,自然会大量购入收藏,即便此间企业对家具价格有所上调,但并不影响其购买欲望,原因是害怕再不买就错过机会了,从而造成“淡季不淡”;至于到9、10月份,由于淡季市场消费过猛,此时红酸枝原材料涨价后迫使企业不得不再一次对家具进行调价,提价后,使得原本在6、7、8月购买了部分家具的消费者以及新加入的消费者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持币观望。

白酸枝有望继红酸枝后成下一匹黑马

当前名贵木材的状况是:黄花梨一木难求、小叶紫檀极其稀少、大红酸枝已出现稀缺状况。除上述三种名贵木材之外,目前一些可替代的木材价格行情如下:草花梨价格每吨2万多元;白酸枝价格每吨3万元左右;还有一种叫做“微凹黄檀”的木料其价格每吨在8万左右,其他非洲、南美洲进口的木材大多数在每吨几千元至1万多元不等。

在这些材料中,杨波认为最有潜力的当属白酸枝。所谓“白酸枝”,中文学名“奥氏黄檀”,属于红酸枝木类、黄檀属,主要产于缅甸和泰国地区。它与大红酸枝同属红酸枝类,质地纹理与大红酸枝非常接近,只是颜色略有不同,大红酸枝偏红,而白酸枝颜色偏黄、棕。除此之外,奥氏黄檀还具有稳定性好、油性足及历史上认可度高等优点,市场竞争优势相当明显。随着大红酸枝资源的不断消耗、价格的不断攀高,其制作而成的家具必将成为非普通人所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在这种情况下,杨波认为企业产品若走“明式”款式定位,白酸枝无疑是现有木材中的最佳之选。

最后杨波坦言:“未来三年,元亨利或许将用酸枝木类中的白酸枝制作明式家具。白酸枝之前大量用于明式家具,其花纹、色泽相当精美,很多行家会将其与黄花梨混淆。目前这个材料价格相对较低,且其制作的明式家具之美少有人知。当初卢氏黑黄檀的价格就比大红酸枝要高,可现在大红酸枝已经反超了,在未来3-5年,白酸枝的价格必然会超越微凹黄檀。”

(:)

近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家具等13种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此次检测中,发现部分家具产品的表面理化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甲醛释放量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商标为“宏发”的一款棕纤维弹性床垫被检“耐久性要求”不合格(标称“北京金星宏发家具厂”生产,规格型号为“1000×1900(mm)”、生产批号为“2016年6月10号”)。商标为“森林之源”的一款椅子被检“表面理化性能(漆膜抗冲击)”不合格(标称“北京森林之源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规格型号为“DF-2”、生产批号为“2016.6.30”)。商标为“宜尔嘉”的一款高几被检“力学性能(稳定性)”不合格(标称“北京宜尔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规格型号为“CF-001”、生产批号为“2016.6.2”)。商标为“布莱诗顿”的一款床头柜被检“表面理化性能(漆膜抗冲击)”不合格(标称“北京东方丰盛家具厂”生产,规格型号为“BQ-0164”、生产批号为“2016.4.8”)。此外,商标为“楷模”的一款木门被检“甲醛释放量”不合格(标称“北京楷模伟业家居用品连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型号为“KZ-09”、生产批号为“2016.5.20”。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表示,这些不合格产品将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例如,表面理化性能不合格的木制家具产品易出现漆膜断裂、表面凹陷等问题,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力学性能(稳定性)不合格的产品易倾翻;棕纤维弹性床垫耐久性不合格会影响产品的舒适度;家具的甲醛释放量超标会给使用者带来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隐患。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企业转型打定制牌

    由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前两年的游资爆炒,红木原材料经过一轮“过山车”行情后目前在低位徘徊,部分种类同比降幅高达五成,而市场需求则不如从前。业内人士表示,为摆脱困境,不少红木厂商开始调整进货比例,多选用缅甸花梨等中端材料,并逐步改变原有的经销商体系,更多通过个性化定制等方式销售和推广。

    “奖牌库里马上会有新品种了。”已完赛国内外数十个马拉松的小林又将迎来喜事——下周日,横店国际半程马拉松将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拉开序幕。有意思的是,由于横店属于红木家具重镇东阳市,一家当地企业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操刀设计完赛奖牌,再由工匠采用名贵红木全手工制作。业内人士表示,红木原材料价格部分种类同比降幅高达五成,为摆脱困境,不少红木厂商开始通过个性化定制等方式销售和推广。

    原材料行情“过山车”

    “企业借马拉松做营销,一是带有地域特色,宣传和推广东阳红木和木雕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是市场行情不振之下的一种转型尝试。”红木行家谢先生表示,由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去年的游资爆炒,红木原材料经过一轮“过山车”行情后目前在低位徘徊,市场需求也不如从前。“像福建仙游销售的红木家具,价格同比下降三成左右。原材料方面,大叶紫檀最贵是卖到二十多万元/吨,现在价格几近‘腰斩’,前两年的游资炒作使得行情走出一波‘过山车’。”由于原材料价格占红木家具成本的比例很高,使得成品家具的价格也随之大幅波动。

    根据中国红木委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3月,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为187.6,同比下滑24.9%。环比上升8.1%,总体呈探底回升的态势。其中,红木原木进口价格指数为145.3,同比仍下降32.3%,环比则上升4.9%。进口红木原木的数量与金额环比大幅上涨,分别增长了53.14%与62.15%。中国红木委认为,如果4、5月份价格继续保持小幅攀升,才可以预示今年谨慎乐观的行情。业内人士表示,4月份大果紫檀出货量有增长趋势,但从商家反映情况来看,市场虽有放量走货,但利润却相当有限,且产地价格严重倒挂。商家普遍反映,在缅甸买大果紫檀价格要比在国内买高得多。目前深圳观澜大果紫檀原木报1.3万~1.7万元/吨,方材报1.5万~1.6万元/吨。

    商家进口更多“平价”品种

    有商家表示,为了应对当下的局面,考虑调整原材料进货配比,多采购缅甸花梨和来自非洲的一些相对“平价”的品种,这样做出来的成品受众面更广。非洲原木市场行情较其他产区相对较好,刺猬紫檀(俗称非洲黄花梨)、染料紫檀(俗称非洲小叶紫檀、血檀)成交活跃,尼日利亚产刺猬紫檀报4000~4300元/吨;赞比亚产的染料紫檀新货在广东鱼珠市场成交价报1.6万~1.8万元/吨。马达加斯加铁木豆(俗称非洲小叶红檀)近期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不过在价格方面,木材商则没有太大的利润可言。目前广东市场的非洲小叶红檀原木报7000元/吨左右。风车木(俗称皮灰)板材报3400~3700元/吨。


    大型崖柏制品《飞龙在天》。玩家“心痕”收藏的崖柏红瘤手把件孤品。朴石茗藏品。张其洋藏品《问天》。艺术家吴运平收藏的崖柏。本栏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专家提醒,业内鱼龙混杂,收藏者须谨防误区

    收藏大势

    3年前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由于标出3.8亿元人民币天价的大型崖柏制品《飞龙在天》已悄然易主。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从资深崖柏玩家陈秋如处获悉,这件曾在全国木雕艺术界名噪一时的崖柏制品,已经换了一个新主人,至于具体的成交价格,则是商业秘密。

    作为新玩品,崖柏在国内投资收藏界的声名鹊起,只不过十来年的时间。然而,由于其在外观、纹理、香味、精神气质和稀缺性等方面均有着其它木材品种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因此,最近几年在市场上吸引着越来越多民间资本的介入。3年前,当《飞龙在天》以多个腰部360度转身、在自然界维持了上万年的高难度姿态出现在北京的顶级木雕展会上,一些来自北京、上海的“土豪”收藏家,虽然无不被这种濒危植物奇逸苍崛的外型特性和桀骜不驯的精神气质所震撼,然而,3.8亿元的标价多少让他们有点望而怯步,甚至嘲笑广东藏家冯渭把它带到北京来是为了趁机炒作、哗众取宠。

    转眼间3年过去了,当崖柏和南方的阴沉(乌木)一起,每年均以10%—20%的价格增幅受到民间资本反复热炒时,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豪客们才对这十年前名不经传的木材刮目相看。尤其是在今年,随着一批福建投资者的加入,上游的原料价迎来一次市场井喷。一些后知后觉的玩家才发现,崖柏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只有广东阳江人在玩的小物件了。有玩家向记者反映,在当前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一带,一些山民捡到几块似是而非的烂树根,也要那些徒步进山的“崖柏迷”们吐银吐金了。

    ●南方日报记者冯善书

    业内

    最好的崖柏长在海拔2500米以上

    三四年前,广州朴石茗的沈庚强在阳江的陈秋如等一批玩家的店里见识过崖柏飘逸曼妙的身姿和千变万化的纹理特征,对这种顽强的植物,就再也无法忘怀。

    在位于员村广纺联创意园的一家文化馆里边,摆满了沈庚强这些年从全国各地的民间藏家手里“横刀夺爱”买过来的崖柏制品。一进门的左侧靠墙边,就屹立着一座体高几可与《飞龙在天》媲美的精品,油性充足的暗红色机体,以及有迹可循的自然风化痕,则显示出这件作品的出身和年龄绝不可能是行家标准里的泛泛之辈。

    崖柏多产于环境恶劣、养分苛刻的悬崖绝壁上,并因此得名。上世纪90年代,广东阳江的藏家冯渭偶然在四川发现这种体态多姿、气质不凡的柏树,并第一次将它们引入当代的艺术收藏界。

    后经一些玩家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属频危树种,目前仅在我国的四川、重庆、河北和山西等地的山坡、土壤、碎石处有生长,所以,民间也俗称其为坡柏、土柏等。自古以来,崖柏即深受皇室、佛教、道家养生、现代文人墨客们的追捧和喜爱。在古代,崖柏就早已被李时珍记载到著名的中国医学宝典《本草纲目》当中,“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宜其子实为贵也”。

    “已知最好的崖柏多生长北纬38度区间,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石灰岩或花岗岩质的崖壁缝隙之中。”来自西北、目前在广州从事艺术品经营的玩家张其洋对崖柏亦有很深的研究。他告诉记者,一般崖柏分三种特性,即石生、坡生、土生。其生长过程还细分为两类,即阳生和阴生。阳生多红料,阴生多黄料。

    所谓阳生料,实为崖壁光照比较充足的崖柏。据张其洋介绍,崖柏因早晚温差较大,环境苛刻,会长期分泌大量油脂来修复热胀冷缩后的枝干伸缩痕。在自然条件和温差的不停交替中,使得崖柏油脂不停的挥发和凝结,由液态油脂转变为黏稠油脂,再发展到硬结的复合物质,所以味道异常醇香(产地和环境的不同会有所区别)。因崖柏生长海拔的高低错落,阳生崖柏的味型又被分为甜香、凉香、奶香等味型,尤以奶香为尊。最终,经过千百年来的这个修复疗伤的过程,油脂就成为了树体的一部分。(即美丽的各色伸缩黑线纹理。)

    而所为阴生料,即崖壁光照不足的崖柏。阴生崖柏也会分泌大量的油脂来修复生长痕和伸缩痕,但其木质伸缩口较浅,根部油脂会从伸缩口和表皮蒸发,形成特有的根部结脂现象。在张其洋看来,具体表现在:油脂含量高,其表皮会因崖柏的养分输送于表皮自然挥发,皮孔会随着崖柏自然挥发油脂气雾的作用,经长期氧化形成粉状的白色油脂氧化层(即白粉皮)。其油脂因长期挥发作用,也会同阳料一样由液态油脂转变为黏稠油脂,再发展为硬结的黑色复合物质,最终经过这个修复疗伤的过程,黑色油脂修复线也成为了树体的木质部分。

    市场

    行情看涨市场鱼龙混杂

    与沈庚强和张其洋相比,陈秋如认识崖柏的时间更长,最早可以追溯到阳江大藏家冯渭刚刚把崖柏这一新事物引入广东收藏界的头几年。

    只不过,与冯渭等收藏家有所不同的是,陈秋如对自己的定位是纯商业化的操作。尽管对崖柏,她与大藏家们一样热爱,但是,由于在接触这一新藏品的初期,就看到了崖柏广泛的未来前景,因此,她和胞兄一起,很快就把自己的经营目标从珠宝等其它行业转移到了崖柏的身上,成为国内最早把崖柏制品当成一般商品带入木雕艺术市场的经营者。

    尽管这十年来,陈秋如的崖柏生意一直顺风顺水。但是,这个市场爆发期的提早到来,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每年的价格,均以10%以上幅度在增长。”陈秋如回忆道,最初的几年,只有广东一批玩家在玩。2011年《飞龙在天》在北京展出后,引发北京、上海等地的投资者对崖柏的广泛关注。虽然冯渭当时对这件崖柏制品的定价让很多人对崖柏当时的市场行情产生了质疑,但是,这丝毫未影响人们对崖伯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品和收藏品所具有的潜在价值的良好预期。

    随着北京、上海和江浙一带的玩家加入,崖柏在全国的知名度很快就打开了。作为这个行业的后来者,沈庚强也是在《飞龙在天》一举成名的前后才接触崖柏的。不过,他的起点和标准都相当高。“尤其是开发出精油、熏香、茶品等下游产品以来,沈庚强这些年不管在规模还是品级的发展上,都已经跻身为广州数一数二的大玩家。”陈秋如坦承,这两三年,越来越多的专业级玩家的介入,是引发崖柏在2014年达到市场井喷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福建玩家介入后,整个市场,在上游明显可以发现原材料已经开始出现高度紧张了。

    张其洋则反映,在当前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一带,一些山民捡到几块似是而非的烂树根,也要那些徒步进山的“崖柏迷”们吐银吐金了。

    “目前,崖柏和乌木一样,已经成为除红木以外最受投资者青睐的名贵木材。”陈秋如说,一些顶级崖柏的价钱,实际上早已超过了南方市场知名度很高的红酸枝。

    在她看来,如果单纯把崖柏当成一种投资品的话,崖柏未来的市场会更有安全性。原因很简单,崖柏是频危植物,在崖柏的主产区,当地监管部门一旦发现有人偷采偷运,马上就会拦截罚没。“开采崖柏是一种违法行为,市场上能够自由流通的只能是那些已经在玩家手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藏家越来越多,未来在市场上的稀缺性就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过去三年,崖柏的行情在现实中到底发生了多大幅度的飞跃?陈秋如坦承,三四年前,不考虑艺术等其它因素的话,像一件《飞龙在天》那样的崖柏制品,一个纯商家能够接受的进货价格是二十多万,但如果放在今天,商家的接受能力可以上到一百万至两百万。

    不过,陈秋如也提醒投资者,由于行情看涨,目前市场上的崖柏鱼龙混杂,一些投机者用鱼目混珠的办法欺负买家的现象在行内也不少见。“崖柏的种类和等级非常多,并不是每一种崖柏都是天价。”

    收藏

    精品人工修饰成份在10%以内

    由于对崖柏的认识不专业、不到位,目前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投资误区,亟须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张其洋告诉记者,崖柏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历经沧桑、不屈不挠的一生,背后承载的精神与人类的价值和精神产生了高度的共鸣,这种心灵和思想的共鸣则赋予了崖柏新的生命和意义。然而,当前市场热炒生料、生瘤、神龙架料、川料等,把投资的目光引向了一些伪崖柏的陈化瘤和活料制作的作品,这跟崖柏本身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此外,在张其洋看来,一件独具匠心、刻意雕琢的崖柏根雕作品,真心说明不了什么艺术和文化价值上的高度和厚度。只有天然机理和气质,再加上尽可能少的手工(10%以内),才能还原出崖柏本身的韵味和生命精神,所谓的根雕,只是一种短暂的被视觉和商业炒作后的享乐。

    不过,张其洋说,尽管市面上流通的崖柏都来源不清,但就目前来说,造假暂时只限定于生长区域的不同、生料制作为主。就目前面世的各种崖柏作品,极品崖柏从神韵、密度、香味、多出自太行山脉为上品。而就根艺而言重器多出自于太行山完整老料、阴阳料;湖北神龙架大选择料;在太行山的高海拔崖壁,高崖崖柏的独根具有如绸缎般的飘逸感和鬼斧神工的孤傲感。经过艺术大师的巧妙提炼加工,就可创作出传世的崖柏根艺精品。崖柏的精髓是其具有柏韵,即崖柏求之天成。凡是崖柏被公认为艺术精品的都是轻微修饰后的作品,天然部分保留了90%以上。

    收藏贴士

    如何区分阳生料和阴生料

    根据玩家张其洋的介绍,阳生崖柏的特点是:油性充足,味道辛辣厚醇,外皮薄,表皮多为水泥皮质,木质密度高,木纤维细腻,白化皮层较少,陈化过程中表皮呈黑褐色,崖壁内根部为红褐色。

    阳生崖柏表皮多见大范围因热胀冷缩后出现的树皮伸缩痕,痕迹较深,皮色呈暗红色,有0.5cm至1.5cm的炭化层(俗称水泥皮)。艺术加工后会有美色绝伦的黑线纹理,或旋转、或虎皮样,根部旋转高密区域会有金线存在。其味型,以浓烈而厚重的辛辣味,树脂,复合醇化物为主,会给人一种刚烈的感觉,即药香味十足。阳料的味型是“前调,木香+醇化物香;中调,辛辣+焦香;尾调,甜香;”阳生崖柏的香味浓郁厚重,充满着中国道教文化里推崇的“顺其自然”理念和颐养天年的养生保健作用。阳生崖柏的色调以暗红色为主,大大提高了崖柏根艺作品的厚重感和对比度。无论大摆件还是小把件都是广大崖友们不可多得的最佳选材,也是认识和入门了解崖柏之美的最好题材。

    阴生崖柏的特点:多见新生或老生全包围陈化白色皮层,多见小范围热胀冷缩后出现的表皮伸缩痕,痕迹较浅,皮色呈暗黄色,芯材呈橘黄色,根部有炭化层(俗称水泥皮)。其色以淡黄色为主,色泽对比度弱。其油脂含量中等,多用做雕刻件,珠串件,把盘包浆会与之前完全不同,所以无论大摆件还是小雅玩把件也是不可多得的最佳选材。

    阴生崖柏根据生长海拔和纬度、温差等环境因素,其味型以松香、甜香、凉香、奶香为主。就熏香来讲,如果说阳生崖柏的味型较刚烈厚重,那么阴生崖柏根据其生长特点则味型会是“前调,松香+木香;中调,凉香+甜香;尾调,甜香;”阴生崖柏以其香味悠长,充满禅意,为我们开阔除视觉审美以外的另外一面。立体感受到崖柏神韵的有:根雕、香道、茶道等。相对阳生料黑线(伸缩痕)纹理较浅、较细。

    阅读全文
  • 红木进口渐趋困难该海南黄花梨根料在北京保利第22期精品拍卖会上以19.55万元拍出(图片提供:北京保利)世界红木主产区红木出口数量占比(2010年1月~2013年4月)(数据整理:《古典工艺家具》)

    文/林学润

    采访对象>>>

    张鹏:福建仙游家更美国际名贵木材交易中心负责人

    张生忠:中国林产品公司市场信息部经理,高级工程师

    郑智健:红木原材料经营商

    2013年6月,新修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公约”)正式发布施行,再一次敲响了红木资源危机的警钟。世界上多个红木窗口纷纷紧闭,而国内,红木家具业洗牌的节奏也陡然加快。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一个问题:世界上还有多少红木资源可供我们采伐?

    红木原料大环境:一根导火索引燃的进口数据

    中国是红木消费大国,国内的红木木材来源基本上靠进口为主。那么,目前我国红木进口的情况如何呢?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进口红木原木数量达到1056511立方米,与2012年的757597立方米同比增长39.46%;进口总金额122033.9万美元,与2012年的78701.04万美元同比增长55.06%;平均进口单价1155.07美元/立方米,与2012年的1038.82美元/立方米同比增长11.19%(见表:2013年我国进口红木原木统计)。

    在锯材方面,2013年我国红木锯材进口量达到98285立方米,与2012年的74538立方米同比增长31.86%;进口总金额15985.06万美元,与2012年的11609.06万美元同比增长37.69%;平均进口单价1626.40美元/立方米,与2012年的1557.47美元/立方米同比增长4.43%(见表:2013年我国进口红木锯材统计)。

    2013年我国进口红木原木统计

    月份数量(立方米)金额(万美元)单价(美元)1月710327032.82990.092月685426116.03892.303月11060510771.19973.844月10124711218.911108.075月824718916.351081.156月9725913737.361412.457月9111010727.351177.418月794649563.341203.489月9162510677.261165.3210月703887456.081059.2811月8506610505.311234.9612月10770215311.901421.69合计1056511122033.901155.07

    2013年我国进口红木锯材统计

    月份数量(立方米)金额(万美元)单价(美元)1月5462876.311604.382月69291095.241580.663月4431645.531456.854月4982787.431580.555月4434726.631638.776月5352873.491632.087月101611558.581533.888月89391472.951647.789月85671363.211591.2310月111561845.871654.6011月127202179.121713.1412月151522560.701690.01合计9828515985.061626.40

    (数据整理:《古典工艺家具》)

    从以上我国2013年整年的红木进口数据中可以总结出两个现象。

    首先,在进口数量方面,原木进口量在波动中增长,锯材进口量则从7月份开始大幅提升。显然,CITES公约的发布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13年3月份重新修订CITES公约之后,市场开始对红木资源危机有所警觉,红木原木进口量便从原先的低迷状态走入增长轨道中。随后的6月份,CITES公约正式发布施行,彼时以东南亚(本文所指的东南亚区域包括南亚印度在内)为主的各红木主产国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原木采伐与出口限制政策,并鼓励将原木进行加工再出口。这使得以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为首的部分红木原木的进口量在2013年第三季度就有所下降,进而拉低了整体红木原木的进口量。但在部分主力红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一批未被列入CITES公约范围的红木品种,如缅甸花梨(学名大果紫檀)、白酸枝(学名奥氏黄檀)等红木则竞相上位,并继大红酸枝之后成为市场的主流,由此带动了2013年第四季度新一波的红木原木进口热潮。不过,与原木进口情况不同的是,红木锯材进口量则因红木出口国的政策等因素影响,从7月份起就明显呈现出持续且大幅度的增长趋势。

    其次,在红木价格指数方面。原木的平均进口单价上升趋势明显,锯材的平均进口单价则涨幅较小,呈稳步提升态势。这其中,同样离不开CITES公约因素的影响,CITES公约在限制部分红木出口量的同时,还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红木市场的需求。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大红酸枝为主的部分红木树种蔓延到整个红木领域,一度催生了红木原材料市场上的揽货现象。这就促使红木原木的价格从3月份起开始抬头,而进入6月份CITES公约正式发布后,红木原材料市场又掀起一股涨价热潮。

    虽然CITES公约的发布促使红木原材料的进口愈加困难,并拉升了红木进口价格,这对进口量的增长无疑形成牵制效应。但从年度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对红木原材料的需求已从2012年的沉寂中复归强劲。可以说,CITES公约是造成此种局面的一个导火索,而归根结底,这正是红木资源的日益稀缺所造成的大势。哪怕没有CITES公约这根导火索,红木资源的稀缺导致的价格上涨及需求度扩张,对于国内整个红木产业而言,都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无非时间早晚。

    世界产区概况:红木原材料的三驾马车

    世界红木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及中南美洲这三大区域。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间,进口到我国的红木资源中(包括原木与锯材),从东南亚进口的有780644立方米,占红木进口总量的41%;从非洲进口的有973610立方米,占红木进口总量的51%;从中南美洲进口的有145818立方米,占红木进口总量的8%(详见世界红木主产区红木出口数量占比)。

    世界红木主产区红木出口数量占比(数据整理:《古典工艺家具》)

    其中,东南亚凭借着历史、地缘及木性材质等条件的优越性,一直是我国进口红木原材料的主要来源地。只是因为长久以来过度的采伐,红木资源的匮乏局面,也最先表现在东南亚一带。同时,随着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东南亚红木资源稀缺性凸显之后,非洲及中南美洲的红木资源也逐渐进入红木厂商的视野之中。其中,近年来非洲产区的红木出口量甚至已超过东南亚地区,成为红木原材料供应市场的主力。

    东南亚:传统产区的危机

    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黄花梨、大红酸枝是古典红木家具中传统的三大名木,它们主要产自东南亚一带国家。不过,目前这三大名木的产地存量都不太乐观。

    素有“木中之王”之称的小叶紫檀,自古就是一种珍稀的木材资源,仅在印度境内有少量的原生林,而现拆房料与山地野生林料存量都已所剩无几。作为小叶紫檀的主产地,印度本身对木材出口的限制一向都十分严格,因此印度小叶紫檀的采伐量极少,目前印度出口中国的小叶紫檀大都以平原地新料为主,并且有一部分小叶紫檀基本还是靠非正规渠道流入中国的。经营红木原材料生意的郑智健分析表示,我国去年从印度进口的小叶紫檀也仅在3千吨左右。因为资源极其稀缺,因此小叶紫檀中的小料多用来制作小件家具、圈椅、工艺摆件、手串等少用大料的木制品,而大料则通常以转手贸易为主,较少用在工艺制作上。

    相比于小叶紫檀,作为明式家具的主要用材:黄花梨,在我国海南一带就有分布,但其存量约在2005年左右就已匮乏,而随之成为海南黄花梨替代木材的越南黄花梨也已经濒临枯竭。作为越南黄花梨的主产地,越南自古就是我国进口红木的重要通道,除了越南黄花梨以外,包括大红酸枝在内的一些红木资源也大部分经越南人之手进入中国。

    而现在,东南亚一带红木产区已加强红木原木的出口限制,进一步提高了红木出口的门槛。面对这种情况,国内一些比较有实力的红木家具厂商开始绕过经销商,直接在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与越南人及当地人合作开办红木加工厂,再将加工后的锯材或半成品运回国内。不过,就在去年,像缅甸就已开始严控红木采伐量,可见,这些加工厂的命运也不容乐观。

    而作为近几年来被广泛运用的大红酸枝,在去年CITES公约发布后,其原料状况更加受到业内瞩目。业内公认品质最佳的红酸枝产自老挝南部几个省,但因老挝近两年对红酸枝的砍伐过快,加之老挝当局也加强了对红酸枝的出口管制,大红酸枝将逐渐成为稀缺红木。郑智健估算,去年进口到国内的大红酸枝约在5万吨左右,其中已经很难找到大料了,并且这些进口料基本上还以泰国为主产地。要命的是,按照目前的消耗量来看,泰国的大红酸枝存量也是朝不保夕。对此,福建仙游家更美国际名贵木材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张鹏认为,若按此局面发展下去,估计五年之后,极度稀缺的红酸枝价格甚至可能赶超小叶紫檀。

    在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几种名贵红木渐入枯竭境地之时,厂商们也开始寻找更多新的替代木材,其中呼声较高的有缅甸花梨(学名大果紫檀)、缅甸白酸枝(学名奥氏黄檀)这两种红木。加上今年4月1日,缅甸还将停止原木出口。所以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缅甸材是较为受关注的木材,其后市也为业内所看好。但在今年4月份以后,缅甸材的进口状况将开始进入困难时期。

    非洲、中南美洲:新产区的警醒

    与传统的东南亚红木厂区不同,非洲和中南美洲是近些年新增的红木进口产区,这些产区的红木资源相对而言还比较丰富。

    在非洲,如西非的刺猬紫檀、东非的紫光檀(学名东非黑黄檀)、刚果盆地的鸡翅木(学名非洲崖豆木)都是近年来逐渐被市场所接受的红木品种,其存量也相对较大。但非洲也有部分红木资源存量已日渐趋紧,像马达加斯加的大叶紫檀(学名卢氏黑黄檀)就十分稀缺。马达加斯加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禁止包括卢氏黑黄檀在内的任何黄檀属与柿属木材物种的出口了。而近期,同在非洲的加纳、科特迪瓦及刚果布等国也相继开始禁止部分木材的出口。在过度采伐中,非洲的部分红木原木出口大门正缓缓关闭。

    视线转到中南美洲区域,该区域主要出口微凹黄檀、中美洲黄檀、巴西黑黄檀等红木材料。其中中美洲黄檀、巴西黑黄檀等木材在我国国内应用程度较低。而微凹黄檀则因其色、纹、硬度类似缅甸红酸枝,渐被我国市场接受。现今,在大红酸枝匮乏的背景下,预计将有更多企业转而采用美洲的微凹黄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微凹黄檀同样已被列至CITES公约的附录II中,其存量虽然比大红酸枝稍大,但不加珍惜利用,也将面临枯竭的一天。现在中南美洲的红木还有巴西黑黄檀、亚马孙黄檀等此前国内较少应用的红木木材,这些木材未来是否会被大量引进国内市场,还需进一步观察市场反应。

    危机背后的冷思考

    总结而言,以现在红木采伐速度来看,目前世界上传统的原生红木资源储量相对紧张。不过,当下《红木》新国标的修订,替代木材的应用以及人工林的种植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原材料危机。同时,正如张鹏所言,资源的稀缺对于资源依赖型传统产业实则是一种警讯,它预示并提醒业界重视、助推传统红木家具业的转型升级。尤其在当下与未来,企业更应该重视提高传统红木家具原创设计的能力,将红木产品做精。这是红木企业的可持续生存之道,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

    如同国家珍视自己的每一寸土地一样,每一位业内人士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每一寸生长在土地上的红木资源。


    日前,沈阳市质监局开展“质量月”实验室开放日活动,30多位市民走进国家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参观了家具监测实验室,了解了家具检验过程。
    在甲醛释放量检测环境舱前,市民李媛告诉记者,她最关心的就是家具的甲醛释放量的测定。高级工程师周大勇解释,人造板基材主要分为两种,甲醛释放量一个是分为E0级,一个是E1级。E0级代表甲醛释放量小于0.5毫克每升,E1级是代表甲醛释放量小于1.5毫克每升。它都有甲醛释放,但相对来说,E0级要优于E1级。如果说家里有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对甲醛释放量要求比较高的群体,尽量选择E0级基材制作的家具。
    周大勇提醒广大市民,在选购价格较高的E0级板材的时候,一定要在购买合同或发票上标注“E0级”字样,以便在出现纠纷时作为索赔证据。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