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木原木价格上涨市场或已复苏\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板材行业未来发展的意义
详细内容

红木原木价格上涨市场或已复苏\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板材行业未来发展的意义

时间:2020-10-28     人气:2226     来源:     作者:
概述:日前,2015年5月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发布,5月份指数数值为179,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21.6%,这似乎显示出进口红木在触底后强势反弹。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今年二季度起已经开始释放信号,行业已经渐渐回暖。预计过了十一......

日前,2015年5月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发布,5月份指数数值为179,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21.6%,这似乎显示出进口红木在触底后强势反弹。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今年二季度起已经开始释放信号,行业已经渐渐回暖。预计过了十一,红木家具行业将全面复苏。

红木家具市场却依然处于冷却状态,从2013年下半年到目前,市场一直处于低潮,并没有明显的增长。有专家呼吁,红木投资仍需谨慎。首先是红木资源并非“枯竭”,其次是并非所有红木都具有收藏价值,最后,红木家具变现很难,这对红木家具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障碍。

进口红木原木价格上涨

HIPI数据显示,红木原木进口价格指数为176.7,同比上升7.7%,环比上升26.4%,但红木锯材进口价格指数为191.1,同比下滑8.3%,环比下滑10.5%。

中国红木委分析认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红木原木的进口均价上涨26.4%,主要受新增印度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进口推升的影响,除去新增印度檀香紫檀的进口,5月份红木原木进口价格较上月基本持平。据悉,5月份我国首次从印度较大规模合法进口檀香紫檀356立方米,进口额达1499.92万美元,进口均价达4.21万美元/立方米,预计后续还将有多批次进口。

“要以此数据就认定红木市场回暖,多少显得太乐观。”从事红木进口10多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据他所知,进入7月份后,东南亚木材市场抛盘减压迹象相当明显,几种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红木原木如奥氏黄檀、交趾黄檀、巴里黄檀成交并不理想。据了解,在东南亚市场,目前经营这些材料的商家摆出了停业歇市的态度,即便是有人寻货问价,也是一副不太搭理的样子。受此影响,近期这三个材种的价格表现十分稳定,目前奥氏黄檀(俗称白酸枝)报2.4万~2.8万元/吨,巴里黄檀(俗称花枝)报2.5万~3.2万元/吨,交趾黄檀(大红酸枝)直径15~25cm长料价格报9万~11万元/吨,价格相当平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板材行业未来的意义,用两个关键可以概括:环保、制造。
十九大对中国板材行业的影响之环保
在此次报告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核心价值观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添加一个新词“美丽”,凸显出了中央对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
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环保是与板材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问题。近年,环保问责风暴在各地掀起并覆盖全国31个省份,停产整治甚至查封的企业数不胜数,超过1.5万人被问责;有着“板材之乡”美称的山东临沂,截止到9月30日,临沂市排查“散乱污”企业8433家,其中完成整改453家,关停取缔3068家,断电停产4912家。
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如果企业依旧心存侥幸,不走转型升级的环保之路,而是抱着环保督查过后,就可以偷偷开工生产的心态,终会得不偿失。
十九大对中国板材行业的影响之制造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这意味着制造业包括我们的板材行业今后的舞台更大了。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只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如今,中国制造这四个字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高质量、有保证的代名词。
“一带一路”不断深化,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扩大,对木业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且“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合作共赢,重点扶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众多交通运输设施,包括“中欧班列”、沿途高铁等国际陆运海运线路,使木业企业进出口更为便利优惠。
因此对于木业企业来说,形成了富有潜力又十分广阔的市场。新时代发展的新号角十九大报告已经吹响了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新号角。中国板材人立足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进一步充分把握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好优势、补齐短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成就自己,共铸板材人的辉煌!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有商家向记者反映,前几天仙游运来30吨交趾黄檀(俗称老挝大红酸枝)到深圳观澜红木市场,遭到几百人哄抢。近期交趾黄檀又再掀起波澜,有分析认为这与老挝在中旬公布的木材政策有关。不少商家认为,由于木材严控政策依旧,且大量热钱继续不断流入,预计交趾黄檀价格将会继续攀升。据福建仙游商家介绍,近期福建仙游当地的红木市场同样火爆异常,红木市场风云又起。

    近期缅甸材市场整体表现平稳,各种类材种无明显的起色。有商家表示,近期缅甸地区爆发大规模的武装战争,大量的道路、桥梁被破坏,这给木材的运输将带来更大的难度和风险。受此影响,商家表示未来缅甸材的进货成本或将有上涨的可能,这样一来缅甸材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下降,后市不容乐观。

    (记者陈振伟)

    阅读全文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红木材料价格一路攀升,那么红木价格为什么涨得这么快,这些原材料的涨价,对于红木家具生产企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近日,记者在海安县城的一家红木家具厂看到,车间里堆满了红木原材料,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们提前准备好的货源,从去年开始,红木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不断上涨。究其是什么原因呢?

    红木原产国库存紧缺以后,目前,红木原材料价格已经涨到了历史最高位。以酸枝木为例,去年初的价格为每吨两万多,而截至目前已经上涨到每吨五万五。随着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控制原木出口,其它种类的红木也将迎来新一轮上涨。而红木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也带来了红木家具价格的上涨,目前红木家具销售价格普遍上涨了50%,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价格的上涨,今年红木家具销量将下降10%到20%。

    因此,对于红木家具生产加工企业来说,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破解原料危机,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将产品、品牌与企业三方面的定位融通,挖掘出自己独特的、难以被模仿和复制的竞争力,企业才能主动适应市场波动,化危为机。


    2015年红木市场难有起色

    2014年的红木市场,业内人士普遍以“不好过”来形容。前几年大红大紫的红木市场转瞬即逝,今年8月红木市场还遭遇了价格暴跌的谣传,众多红木工厂也因原材料的价格疯涨纷纷停工。2015年红木市场会有怎样的走势?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明年的红木市场价格仍不会有太大起色。

    “兼具实用功能和收藏价值的红木制品,尤其是红木家具,其消费需求与房地产市场的冷暖息息相关,当然也与目前整体的经济形势有关。”北京市古典家具商会副会长于鸿雁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与成本提升,市场上一些实木家具售价不菲,有的甚至接近或超过了部分红木成品的零售价格。因此商家只有接到订单时才会生产,大家宁可囤积木材,等待市场回暖。而对于业内很多人认为的2015年红木家具收藏市场将回暖的想法,于鸿雁却并不认同,他认为明年的红木市场不会大幅回暖。

    红木市场受多方因素影响

    2014年对红木市场而言,是冷清的一年。在2015年即将到来之际,不少从事红木产业的商户开始为了明年的市场回暖做准备,但于鸿雁却表示:“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明年红木市场还会处于相对冷静的状态。因为近一段时间股市上涨频繁,所以大家的资金都转投向了股市。明年的红木市场将延续今年的冷清现状,只有在房地产经济回暖之后,才能再次掀起红木收藏新一轮的热潮。”

    在明清两代,大红酸枝、海南黄花梨和小叶紫檀被称为“三大贡木”。由于这三种木材为清朝宫廷御用材料,其制作而成的家具也是被追捧的对象。这些与传统红木材类似的材料,被市场视为红木代表,红木也是由此开始成为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红木家具收藏是人们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基础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的表现。红木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内涵深厚,因此是收藏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随着红木原料逐年减少,市场需求量增加;且目前红木原料一般都是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进口的,由于近年频发气候灾害、相关进出口规定的颁布实施,这些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红木原料的正常供应。这就造成了红木原料的极度稀缺,也促使它的价格一涨再涨。

    于鸿雁认为,红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红木成材所需要的时间很长,例如紫檀,要八九百年乃至上千年才能长成材,而我们现在见到的成品大多是由近千年成材的木质所制。所以虽然目前红木市场整体低迷,但因红木本身成材时间久,也决定了红木不会大幅度降价。”在木材中始终处于王者地位的红木,因上述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红木市场今天的冷清困局。

    线上交易能否赢得先机还未知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随着各类电商的出现,线上交易模式成为各个商家抢占的新领域。线上模式不仅是线下市场的辅助,同时也为品牌进行了更广泛的宣传。线上交易模式相较于传统市场,其便捷、省时的特点为众多年轻人所喜爱。为了更好地扩展市场、赢得更多年轻藏家和买家的关注,众多红木厂商们也纷纷开启了各自的线上运营模式。

    据悉,就在近日华南红木电子交易市场首日开盘告捷,当日交易额超过了3500万元。这种线上交易模式打破了常规红木市场的线下交易模式,开启了红木市场多元化的交易时代。很多人认为,这种线上交易模式会在市场中赢得先机,于鸿雁却并不看好这种线上交易的新模式。

    于鸿雁表示:“红木家具在中国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交易模式。买木材需要看实货,不仅要看木材的长度、直径,还要看花纹、空心与否,这些不是线上就能完成的。所以我并不太看好红木的线上交易模式。”

    传统是红木收藏的第一要务

    红木收藏主要集中在家具上。红木家具行业与普通家具行业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与优势。就保值性而言,首先红木家具集实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工艺价值于一体,收藏价值极高,并且红木家具大都采用榫卯结合的手法与中国传统雕饰手段精制而成,品质高超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再加上红木资源有限,物以稀为贵的红木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并且其浓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气息越来越深受收藏家的青睐。

    红木向来是人们生活品位甚至是地位的体现,也是众多追随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藏品。然而在藏家逐渐年轻化、买家审美多元化的同时,如何让传统红木制品融入现代生活才是红木家具赢得市场的关键之举。现代人所倡导的低调如何在红木家具中体现也是一大关键,不同于过去讲究排场,现在的人们更偏向于细节。走进红木制品卖场,我们看到的红木可能做成了一个托盘,也可能是一张桌子,其文化内涵不需要人们过分地去强调、提点,而是可以在一个角落静静地散发着自己的独特气息,这也是红木的魅力。

    时至今日,无论是拍卖场中还是市场中,年轻的藏家、买家已经成为新生主力。对于这些年轻的收藏者,于鸿雁建议:“如果从收藏角度来讲,还是建议藏家以传统样式的红木制品为主,因为传统造型更具传承价值和收藏意义。若是仅作为家具摆设,则可以依照个人喜好,选择适合整体风格并具有新意的家具造型”。

    北京商报记者马嘉会张茜琦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