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美凯龙差一点就能制造刷屏级的热点
详细内容

红星美凯龙差一点就能制造刷屏级的热点

时间:2020-05-12     人气:969     来源:顺德家具网     作者:
概述: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了多人转发一篇文章《爱国就有最大运气》,作者是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了多人转发一篇文章《爱国就有最大运气》,作者是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

  最近几天,又有同样署名车建新的文章出现,标题是《把疫情的损失10倍夺回来》,转发者也不少。

  转发者中,除了红星美凯龙本身的员工,还有一部分行业人士,很多社群里都有人在分享这些文章,争取阅读量。

  据查询,其实除了朋友圈的转发之外,还有很多自媒体大号也有推送,以《爱国就有最大运气》来讲,至少出现在了这样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上:

  河南交通广播、秦朔朋友圈、财经早餐、功夫财经、华商韬略、正和岛、智谷趋势、HOME家饰界、老斯基财经、锌财经、新财富、北大纵横等,其中出现了阅读量10万+的热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小号在推送。在微博上,也有一些讨论。

  在今日头条上,也有多家自媒体的推送,部分阅读量能够达到几百万,比如乐居财经的今日头条号上,推送的《爱国就有最大运气》,阅读量248万,点赞2.7万+,评论2676+。

  一个名叫“商界观察者”的号,也发布了该文,全员转发经常用的也是这个号的链接,阅读量已有256万+,评论量1880,点赞2.5万+。

  以这个扩散力度来讲,称得上是一次非常拼的全员转发行动,完全有可能制造一起热门话题的。不过,从后面的反馈来看,还是差一点。离刷屏级的热门事情,可惜还是差了临门一脚。

  这次行动有几点做得比较好:

  1、出发点很好,老板写点文章,公开发声,表明立场,给出见解。而且是连续发文。这在家居行业里,有,但不多见。

  有家居老板也在持续写,但影响面比较窄。

  这种做法,华为的任正非经常就在做,网上还专门有任正非内部文章的合集,流传很广,非常多的网友都在搜索这些文章。其中有些文章很火,大部分也不是很火。

  比如1997年《呼唤英雄》,1998年《小改进,大奖励》,2000年写的《华为的冬天》,2001年《我的父亲母亲》,还有《认识驾驭客观规律,发挥核心团队作用,不断提高人均效益》《深淘滩,低作堰》等等。

  即使到近两年来,不时也会有一些他的文章出来,主要是发表在华为心声社区,然后再流传到公共平台上。

  2、全员参与转发本身是一件好事,不过网上出现了一些批评,有人反映转发存在压任务的现象,比如要求完成多少阅读量等。

  真实情况也不完全是这样,朋友圈里大概有七八位美凯龙的,其中只有两位连续转发过车董的文章,其他人要么没转,要么只转发过一次。

  全员转发、全员营销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有条件的公司都在做。不过,号召大家转发这事,最好是只给激励,不要给惩罚。

  比如谁转发的效果最好,就给一点奖励,自然那些愿意转发的同学,都会努力去转。你压任务,搞惩罚,事情就会变味。

  这次行动也有一点遗憾。

  比如两篇文章里,标题都挺好, 观点明确,也挺有新意,但内容里,缺乏足够有份量的见解,有些观点也不太接地气,很难引起大家的主动分享与讨论。

  作为上市公司,老板说话也比较谨慎,很正常。但文章整体四平八稳,自然也就没有争议,难以挑拨读者的心弦,共鸣感较小,导致舆论热度提不上去。

  把这个缺陷补上了,未来连续推出更有见解、对商业人士更有触动的文章,配合全员转发,成为热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我们可以参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作品与讲话,几十年来,他可能写了近100篇,还有不少讲话稿、访谈稿等,网上流传的就有几十篇。

  他也不是每篇作品都能火,只有一些流传比较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除了任正非、华为本身的影响力之外,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任正非的文章或者访谈、讲话稿里,总会提一些比较接地气、解决问题的经验,或者独到的经营管理方式,要么有争议,要么能引发共鸣。

  不追求中庸,而是主张明确,让人产生转发的冲动。会谈技术、经营管理,也会谈困难、谈国际形势,总会有自己的独到看法。

  举几个例子:

  1、5月份一次讲话中提到:突然几年前一阵寒风吹,不知谁裁掉了1100人,让我生气不已。不知是谁干了这事,心声上也不检讨,这种领导鼠目寸光。

  2、在《华为的冬天》里写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市场部机关是无能的。每天的纸片如雪花一样飞啊,每天都向办事处要报表,今天要这个报表,明天要那个报表,这是无能的机关干部。

  凡是要保自己利益的人,要免除他的职务,他已经是变革的绊脚石。

  3、任正非在《经济学人》发表署名文章《我们处在爆炸式创新的前夜》:我们坚信,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必然走进智能社会。今天,人类社会正处于新理论、新技术再一次爆发的前夜。

  站在智能社会的门口,我们要展望二、三十年后在这个新的社会结构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想象得到信息洪水的巨大,疏导巨大信息洪流就是我们公司未来二、三十年的战略定位。

  疏导分发、存储与处理数据流量,就是我们的战略方向,也是我们长期的奋斗方向,奋斗必须在大方向上要有连续性,在不同阶段应有适应性。

  接着说第二个遗憾,车建新最近的两篇文章,有不少平台都发布了, 其中不乏正和岛这样比较有影响的商业自媒体。但是全员转发时,转发的却是影响力不大的渠道,这就影响了作品的权威性。

  我们看任正非的作品,大部分是华为内部平台作为源头,由于文章里往往会针对具体经营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会对员工关心的问题提出回应,所以经常在内部就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进而扩散开。

  要么会发表到比较大的媒体,比如《经济学人》等。

  对于车建新来讲,这几篇文章只是开始,毕竟任正非发表了20多年的文章与讲话,加之公司实力跻身世界前列,才有了今天的影响力。对红星美凯龙来讲,时间还很充足。

  老板这样做,有用处吗?

  成了热点,增强了大家的认可,相当于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广告费,你说值不值。大多数时候,任正非的文章,都在给华为刷存在感,不断加分。(来源:大材研究)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透露五一假期全国消费情况,节假日期间,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呈现加速回升态势。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各行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家居市场也出现回暖复苏迹象。“五一”作为春节后第一个小长假,无疑是各家居厂商积极备战的促销节点,也是观察行业经济状态的重要窗口。

      早在4月中旬,已有不少家居行业品牌商、经销商、工厂、卖场等提前推出各种大促活动,令消费者眼前一亮。2020年的“五一”家居市场有哪些新的变化?如何判断家居市场的走向与增长点,为下半年家居行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记者通过盘点各企业五一期间的促销战略,观察后续市场反应,以探索后疫情时代行业的发展走势。

      家居行业花式大促 市场强势回暖

      疫情无形中催化着行业的营销变革,以往火热的卖场促销、总裁签售、明星站台等线下活动,在今年的可行性大打折扣。相比往年,今年家居企业的促销活动重心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除了一直持续的直播,还有发放消费券、下定抽奖、组合让利、满减折扣等。

      疫情下,家居行业的“直播热”从春节持续到现在,直播带货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五一期间,众多品牌、经销商利用线上数字化营销手段,用直播、拼团、社群等方式开展营销活动,或以家居知识科普、家具搭配、保养等内容为突破口,挖掘线上流量为线下引流。

      其次,受疫情影响,家居产品的健康、舒适性能成行业新的关注点,例如东鹏瓷砖推出“健康升级砖卫全家,东鹏瓷砖「底」抗力守护行动”,海尔全屋家居推出“幸福装、送健康”活动,索菲亚上线“索菲亚康纯定制节第二季”,主推索菲亚康纯板……

      据京东数据,在健康方面,智能杀菌灯销售同比增长150%,一次性毛巾售额同比增长203%。采用环保材质的定制衣柜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3倍,智能家居类产品表现亮眼。

      此外,线上线下深度联动,品牌之间联合促销也成为五一活动的一大特点。例如红星美凯龙携手千大品牌派发20亿元消费券,欧派衣柜联合慕思苏斯推出“51购疯狂”,加购送慕斯苏斯皮床、床垫,我乐家居推出“买我乐,抢丝涟床垫”狂欢家装活动,多种套餐和热销产品组合送优惠。

      线上领券、下定,线下转化订单,家居行业活动形式多样,但促销的实质不变。消费者春节后受疫情影响被压制的装修需求,加上节假日各商家铆足劲头大促优惠,五一期间各大商场人流量环比明显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回暖势头。

      节后公开数据显示,活动期间红星美凯龙全国商场销售额超87.06亿元,消费人数达29.5万人;集美家居北京四家商场立减券带动销售占比95%,实际销售比预估销售超出约4倍。同时,行业线上销售也迎来增长,京东装修服务同比增长达130%,淘宝天猫生活电器、烹饪用具成交同比大增196%和89%,家装主材、灯饰分别同比增长101%和53%。

      家居消费仍在顺延 节后市场将迎来线性反弹

      家居作为房地产下游产业,发展态势与楼市恢复程度密切。五一假期前,易居旗下克而瑞地产研究大数据显示,约74%的受访家庭认为2020年会是购房好时机,其中,刚需和改善的比重高达64%;67%的家庭因疫情改变了购房计划,但总体购房需求仍在,有买房或换房需求的比例依然维持在65.05%。

      这意味着,受疫情影响,购房需求只会顺延,而不会消失。值得强调的是,购房者对市场的信心已恢复超七成。 消费者购房需求仍追求高性价比,叠加疫情影响,人们对房价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而对“户型设计”和“配套设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置业城市的选择上,杭州、成都、苏州等许多热点二线城市新房市场回温较明显。

      在家居行业分析人士看来,随着上游房地产市场逐渐恢复,家居的消费需求仍在顺延,或将在下半年迎来线性反弹。“目前的市场,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的,年中、年末新楼盘相继交房,届时这部分家装需求会得到一个爆发。疫情之下,高端客户并未受到影响和冲击,反倒是中高端客户受影响比较大。如何稳定这一部分客户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专家认为,此次“五一”家居消费火热背后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疫情停滞消费后的报复性反弹;二是疫情期间更多消费者意识到改善居家环境的重要性;三是以红星美凯龙为代表的家居卖场通过强大的私域场景矩阵和私域流量运营能力提升营销效率和消费体验,引燃市场消费热情。

      “家居行业消费频次低,客单价高,消费者决策时间长,五一期间的活动只是一个引爆点,市场真正感受到回暖的热度预计在假期结束后,呈线性回升。”

      行业新事物成常态 后疫情时代市场变革加速

      五一期间,家居行业新零售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小视频矩阵、直播上新、线上秒杀等多重活动轮番上阵,单场直播销量突破百万。从“门店获客”到“离店销售”,从“存量”到“流量”,新一轮内功修炼中,具备危机意识与转型理念的品牌悄然抢先布局,衍生出的新事物和新模式将成为常态。

      行业之间强强联手,联动出击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家居行业创业多年的朋友告诉记者:“今年除了国家宏层面的补贴,行业内部也非常团结。工厂对品牌商户有相对应的补贴,品牌对经销商、加盟商大力扶持,卖场和品牌之间、品牌和品牌之间深度合作,一起给到消费者最大优惠。当前来说,让客户进店消费是最重要的。”

      目前疫情可以说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不管国外疫情如何汹汹,国内经济无疑正在复苏,在此背景下,即使是国际资本都在流入中国大陆。国家对经济呵护和刺激也将随着疫情的结束逐步发挥作用,新基建、新制造以及高科技等产业仍将引领国内经济持续向好。

      在此背景下,家居行业努力抓住短暂的窗口期实现传统销售模式的脱胎换骨,时间已经越来越紧迫。如果说2019年是行业的分水岭,今年则将是企业弯道超速的起跑线,市场更加动荡,企业创新求变加速,大浪淘沙后,期待家居行业在疫情造就的危机中把握机遇,在下一个阶段看到市场的反弹与爆发。(来源:乐居财经·家居 作者:张华)

    阅读全文
  •    美国时间2020年5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新一批2000亿美元加征关税商品清单项下的产品排除及修订公告,新增146项排除产品,其中包括11类家具产品。

      据了解,新一批清单中的产品排除关税有效期可追溯至2018年9月24日,即2000亿清单生效之日,并延长至8月7日,而进口商可申请退还此前缴纳的被豁免产品的关税税款。

      具体名单如下:

      带软垫的木质框架椅子,非柚木制,非儿童或家庭使用(编码9401.61.4031)

      钢制框架的婴儿座椅,塑料底座上衬有软垫和纺织布料,具有稳定性,适用于作为给婴儿洗澡的座椅(编码9401.71.0011)

      未组装的带金属框架的软垫椅子(家用椅子除外),其底座和靠背由塑料或木材制成,且宽度为48-61厘米(编码9401.71.0031)

      铁制或钢制框架的软垫椅子(编码9401.71.0031)

      户外家用座椅,铝制框架的外部用聚乙烯藤条装饰,靠垫用纺织布料覆盖(编码9401.79.0011)

      金属框架座椅,没有软垫,不可折叠,适合叠放(编码9401.79.0050)

      凸型底座的儿童塑料摇椅(编码9401.80.2031)

      铸铝框架长凳,产品高度在24-79厘米之间,宽度在52-62厘米之间(编码9401.90.5081)

      用作支撑座椅后背的家具组件(编码9401.90.5081)

      户外家用桌子,铝制框架的外部用聚乙烯藤条装饰(编码9403.20.0050)

      可调节高度的床上桌子,钢制底座附带脚轮,桌面由高密度层压木板制成,可倾斜(编码9403.60.8081)

      而在此前的3月26日,美国公布的前一批清单中,还包括部分木质橱柜及户外桌子。

      自2018年9月起,美国向总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随后又在2019年5月对这些商品加征25%的关税。

      此前,美国的进口商如果想申请免征这部分产品关税的话,他们必须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说明其进口商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该产品仅可从中国购买,而不能从美国或第三方国家处购得;

      2.对该产品征收关税会对该申请人或是国家的利益带来严重损害;

      3.该产品与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或是其他制造业发展战略没有重大关联性。

      尽管有许多进口商都曾就上述条件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排除申请,但是大多数企业都被拒绝。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具类产品已经得以移出关税清单,这也意味着,如有出口美国家具产品包含在以上清单内的企业,可以开始着手恢复正常出口美国业务了。(来源:77度)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