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望2016年意大利精品家具展亮相中国
详细内容

有望2016年意大利精品家具展亮相中国

时间:2014-10-09     人气:1362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概述:9月18日,由意大利木业和家具工业联合会与博罗那展览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意邸·意大利家居精粹IDI—Italia casa prestigiosa”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宣告成立。......

    北京(楼盘)商报讯 (记者 赵中昊)9月18日,由意大利木业和家具工业联合会与博罗那展览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意邸·意大利家居精粹IDI—Italia casa prestigiosa”在北京的办事机构宣告成立。发布会上,新机构宣布将在2016年底举行意大利精品家具展。博罗那展览(上海(楼盘))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晖表示,展览将为意大利家居企业与中国家居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共同拓展新的业务。

    意大利已成为中国家装市场的重要战略伙伴,据中国官方进口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15%,超过德国名列第一位,今年1-4月,意大利家装企业向中国的出口已达25%,说明了中国消费者对意大利家具的兴趣越发浓厚。此次发布会上,国内著名家居卖场居然之家也宣布将与“意邸·意大利家居精粹IDI—Italia casa prestigiosa”合作,居然之家副总裁任成表示,居然之家“家之尊”国际家居馆将与来自意大利的家居品牌合作,并在全国进行展示、宣传。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市民王先生:我是房山区阎村镇大十三里村的村民,村东头有一家无照经营的喷漆加工家具厂,每天不定时露天喷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甲醛味道,村民都不敢开窗通风,给附近村民的健康带来极大隐患。家具厂已经营了两年多,工商和环保部门都不管。请问何时才能取缔无照室外喷漆的家具厂?

    房山区环保局:根据您反映的情况,我区环保局行政执法人员到该家具厂进行检查。发现该厂无环保手续,确实建有1个喷漆房,未建任何环保设施。目前,已责令该厂停止生产,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阅读全文
  •     在工作中我发现,导购员在面对顾客促销的过程中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下面是一些普遍、典型的问题:

        1、语速过快、吐词不清

        在实际观察中我发现,面对顾客的时候,很多导购员说话的速度比平时快了三分之一多。我曾经和顾客站在一起听促销员讲解,在她讲完后,以我对公司产品的熟悉程度,尚不能完全明白她说的什么。可以想象,顾客一定是如坠云端、不知所云。当你讲完的时候,他对产品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形成,更不要奢望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了。在一个顾客对你的产品还没有基本了解的时候,你希望他决定购买你的产品,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下面我请导购员讲解的时候,她们的语速并不是显得特别快,说话也很清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她们面对顾客时有些紧张。这正如有些学生一样,平时的成绩很好,但是一到考试就要砸锅。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心理素质的问题。所以一个好的导购员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不能急躁。给顾客作介绍的时候,语速应该比平时说话慢一点,说不同方面的问题时要做短暂停顿,重要的地方要重复强调几次,力求让顾客听得清楚明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在你的展柜前多站几分钟,这样推销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

        2、抓不住重点 

        不同的顾客,对冰箱关心的重点有所不同。有的最关心价格,他希望你能够在价格方面多介绍一些,看看是否有合适他需求的价位,是否可以在标价上面有所折扣,是否有什么促销礼品等;有的人对价格并不敏感,他最关心的是冰箱的性能,他希望得到更多有关产品性能的信息,希望你告诉他产品有些什么独特之处,希望了解这款冰箱在科技上有什么突破等等;有的最关心质量,他希望你能够多说说质量的问题;有的最关心服务,他希望知道公司在送货、维修等售后服务方面的政策。

        导购员如果抓不住顾客关心的重点所在,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给顾客讲解,那很难得到顾客的认可,很难让顾客满意,也不可能激发顾客购买的欲望。那么,怎么辨别顾客的重点关注点呢?这可能是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他反复追问的问题;可能是他主动要求你介绍的问题;可能他会说“某品牌冰箱怎么怎么好”,也许这一点正是他最关心的。总之,要从顾客的言语中发现他关心的重点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在这一点上做详细的讲解,充分展示公司产品的优点。

        3、术语(名词)过多

        一般而言,大多数导购员还是比较了解和熟悉自己公司的产品,但正是她们的了解使得她们在为顾客做介绍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个错误,这就是:假设顾客和自己一样对专业术语(名词)比较清楚。例如:“养鲜魔板”是公司的一项技术,可以实现快速解冻和冷冻,使食物得以长久地保持新鲜。一些导购员在给顾客介绍的时候喜欢说:这款冰箱配有养鲜魔板。事实上,促销员自己觉得很清楚,但是顾客却是很陌生的,他并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感觉十分模糊,很多人甚至并没有听清楚你说的是哪几个字。他常常会追问:什么?所以促销员在给顾客做介绍的时候,要用顾客很容易听懂的话来说,要用生活中的语言来说,要把粗象的名词用具体的功能来解释,要告诉他可以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什么。

        4、没有条理

        在向一个顾客介绍冰箱的时候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品牌、价格、容量、性能、质量、耗电量、售后服务等。那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很值得探讨了。很多导购员在讲解时是没有章法的,显得很混乱,甚至该说的没有说到,不重要的却在那里反复地说。介绍冰箱时,一般应该按照下面的程序讲解:容量、特性、耗电量、服务、价格。对该款冰箱的卖点要突出介绍,并且在说每一个不同方面时要加上“第一”、“第二”的序列号,序列号要重读两遍,再接着说下面的内容。这样让顾客感到条理清楚,很容易明白整体情况。如果发现顾客有特别关心的问题,则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位详细讲解。

        5、分不清楚谁是购买决策的关键人物

        就我国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看,冰箱还是一件大的耐用消费品。对很多家庭来说,购买冰箱的决定也是一个较大的决策。因此,在实际购买冰箱的顾客中,一个人来的很少,多是一家几口,或者是一个买主和若干参谋。
    面对几个甚至是一群人,导购员首要的任务就是辨别谁是要买的人,以及谁是对决策影响最大的人。如果不先搞清楚进攻的目标就在那里乱说一气,很可能你费尽心机去说服的人根本就是来看热闹的,真正对决策有影响力的人反而被你冷落了,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那么如何知道谁是关键人物呢?如果是一家人来的,虽然可能女主人问话多一些,但是真正决策的多是男主人。在来的一群人中找到买主还算比较容易,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可以知道。其实,我们很难找到一种辨别影响决策的关键人物的万能方法,最重要的还是靠促销员的经验和感悟。

        6、不知道如何和别的品牌做比较

        出于某种心理,很多顾客喜欢说“某某牌子的冰箱是如何如何好”。这就有一个怎么样打击别人,宣扬自己的问题。我曾经听有的导购员这样贬低别的品牌:那是个水货牌子;他们的质量很差。这样类似人身攻击的话语实在是不恰当的。其实贬低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唯一的结果只能贬低了自己。须知一个品牌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必然会有它的过人之处。而且,一个明智的顾客一定会对这样的说法十分反感。
    但是出于商业竞争的需要,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打击对手。那么,什么样的说法既不引起顾客的反感,又达到攻击对手的目的呢?最重要的是突出自己的独特卖点,拿自己的特长和对手的短处比较。比较的时候要有理有据,要有较大的说服力。此外,要勇于承认对手的长处。当顾客说别的牌子的冰箱有何优点,如果公认是这样的,那就没有必要去争什么,可以大度地表示赞同,还可以说“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事实上并非如此,也可以给顾客一个合理的解释。

        7、过度服务

        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顾客在某款冰箱前观看,可是导购员一走上去他就离开了。我曾经问过一个顾客,他说自己是被吓跑的。对此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发现被“吓跑”的顾客多有以下特点:外表文弱;青年男性。
    这种现象给导购员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是主动地上前和顾客搭话,还是被动地等顾客的询问?怎么判别喜欢自己单独观看的顾客?事实上,我们根本不可能找到一个绝对的判别方法,只能靠促销员的个人经验和感悟能力。

        8、不先搞清楚顾客的需求

        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有的需要高档豪华的冰箱,有的需要经济实用型的,有的需要大容量的,有的需要小容量的,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产品是什么样子。假如顾客想要180升容量的,而你在那里拼命向他推荐220升的,你说他会购买吗?假如顾客想买一个经济型的冰箱,而你却在那里跟他说某款豪华冰箱怎样怎样性能优越,这会让他十分尴尬。

        导购员面对顾客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对方的需求。这可以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得知。通过观察顾客的年龄、性别、衣着、气质、谈吐等可以猜测他需求的层次;倾听就是让顾客自己说出来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询问是最需要技巧的,特别是在档次(价格)的询问上,是一个敏感和容易让顾客受伤的问题。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您需要多大容量的冰箱”,“您家里是几个人用的”。再搞清楚他需要的价格,接着介绍相应容量、价格的冰箱。

        9、身份问题

        冰箱的导购员一般是厂家派出的,但是大多数顾客并不知道导购员是厂家的员工还是商场的员工。我们不能欺骗顾客说自己是商场的员工,但是我们大可不必突出自己厂家员工的身份,因为如果导购员是以厂家员工的身份说话,会让顾客觉得你是“王婆卖瓜”。反之如果以商场员工的身份向顾客推介某种产品,顾客会觉得你是站在公允的立场上,他会比较信任你。所以,虽然我们不能欺骗顾客,但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商场如何如何”,“这个牌子的冰箱在我们商场怎么怎么卖的好”,在言语中加上“我们商场”这样的词语,这样会让顾客对你的身份产生有利的误解。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销售量大的导购员多是30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年轻的未婚导购员业绩不如她们。可能的原因是已婚女性比较善解人意,比较容易沟通,给人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较强。而且她们也比较敬业。这或许可以为我们聘用促销员提供一点参考。

        10、和顾客做无谓的争执

        这是一个偶发的现象,不是出现的特别多,但是造成的影响很坏。我在卖场发现过这个问题。有一次,一个顾客说两款冰箱的高度不一样的,但是一个导购员坚持说它们是一样高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其实,我们的目的只是想顾客推介产品而达成购买,当顾客说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时,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做无谓的争执。如果你不同意顾客的说法,一笑了之就可以了。

        11、表情生硬

        促销是一种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容易让人感到烦躁,因此有些导购员面对顾客时表情生硬。我想一个好的导购员应该有一副诚恳的面孔。面孔是天生的,如何给人真诚的感觉呢?首先要有真诚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基础上才可能有真诚的表情。其次真诚是一种“表情”,人人都可以展现出来。真诚的表情是这样的:微笑;下巴微向上、嘴微抿、嘴角微向下;目光柔和;表示赞同的点头是短暂而有力的2次。

        其实,以上所分析的也是其他产品导购员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个好的导购员应该是这样做的:良好、平和、友善的心态;说话平缓而有条理;真诚的行动和表情;良好的学习、观察、辨别和感悟能力。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