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延迟但需求强劲 家居建材头部企业逆势扩产
详细内容

消费延迟但需求强劲 家居建材头部企业逆势扩产

时间:2022-04-20     人气:995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
概述:作为社会消费品的一大类,家居建材类产品销售在过去的2021年表现突出,以3634亿元的零售额创下疫情暴发以来新高......

  作为社会消费品的一大类,家居建材类产品销售在过去的2021年表现突出,以3634亿元的零售额创下疫情暴发以来新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其中,家居建材类零售额约3634亿元,较2020年有明显增长。不仅如此,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达11773.92亿元,同比上涨54.43%;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2021年12月销售额为1195.24亿元,同比上涨39.93%。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受疫情和地产调控影响,消费者对家居建材的需求出现“延迟消费”现象,但市场需求依旧存在且较为强劲。同时,企业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韧劲。但值得关注的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不少企业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在疫情叠加调控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依然面临不小挑战。


  “消费递延”事出有因


  “我感觉需求是稳中有升的,只是客户考虑的时间多了,出手没有以前爽快了。”佛山家具企业不漏居家居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不漏居创立于2004年,一直专注于实木家具的设计、生产和全屋定制服务,2021年全年公司的订单同比有所提升。近两年他感受最深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叠加后期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家居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延迟消费”的迹象,但整体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减少。


  定制家具品牌索菲亚方面也有相同的感受。“消费者的需求没有消失,只是推迟了消费。”索菲亚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整体客户量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上精装房比例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有二手房翻新需求的客户在增加。


  索菲亚公司4月11日披露的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索菲亚实现营业收入104.07亿元,同比上升24.59%;公司在家具制造行业的占比自2011年的0.2%稳步提升至2021年的1.3%。


  “今年至今订单算正常,比往年略有提升。”佛山市世爵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端别墅楼梯、栏杆等金属制品,面向全国及海外市场,公司负责人陈应意也对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订单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年前没来得及下单的订单短期补充,另一方面是海外订单量有所增加。“感觉市场需求还是不少的,但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多了,运营更难了。”陈应意表示。


  据了解,家居建材行业是周期性行业,每年的上半年是淡季,下半年是旺季,一般会在9~12月迎来装修的最旺时期。但是,受疫情影响,不少小区由于封控管理而使得家具建材无法进入小区,因此出现了上述人士所说的“消费递延”的情况。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不少商家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注重线上的服务体验。“一般客户收楼后3到6个月内装修,我们会在这个时间内接到客户订单。受疫情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客户装修推迟,订单转化的周期可能会变长。”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疫情发生后,依托索菲亚早期布局的新零售渠道,销售形式迅速从线下向线上转变。“我们更加注重线上的服务,先将客户留存,方便后面转化订单”。


  不可忽视的是,国内房地产市场随着2017~2018年的高景气表现之后逐渐进入“冷静期”,这波火热的市场需求最终反映在2020~2021年交房之后的订单上,因此近两年家居建材行业的业务量尚可维持。但随着202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开始,楼市成交量明显减少,未来三年家居建材市场或将迎来不小挑战。


  “目前头部品牌的业务量还是很稳定的,但小品牌的接单开始变得困难。”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索菲亚公司在财报中也指出,如果宏观调控导致房地产市场持续长期低迷,家具行业将会受到影响。


  原材料涨价


  致利润率下滑


  家居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稳定有序的产业链上下游。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行业上游原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已成为该行业的共识。“油价、化学材料、国际木材价格都有变化,去年供应商涨价,我们通过降本增效消化了这部分影响,去年出厂产品没有涨价。”上述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


  索菲亚财报也显示,截至2021年底,索菲亚的毛利率为33.07%,同比下滑3.43个百分点。索菲亚在公告中解释,净利下滑主要受大客户违约、生产成本上升以及销售费用持续增加等三个原因影响。公司也在财报中披露,公司主要原材料为中密度板和以钢材与铝材为主的五金配件,如果未来国内中密度板和五金配件的价格随木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增加公司产品的成本,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多位受访人士都指出,在疫情反复、上游地产行业调整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下,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扬,不少家居企业毛利率均有所下滑。“我们的供应商在前年调整过价格,调整幅度还相对正常。”谭明告诉记者,如今整个家居建材行业早已告别过去的暴利时代,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方面的上涨,加上市场逐渐透明,各企业的利润率都比以前低,“这几年就没想赚大钱,企业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谭明说。


  陈应意也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国内合作的经销商业务都有所下降。“建材市场客流量减少,有一些靠自己的渠道获客的还勉强能维持。”陈应意表示,他们产品所需要的铝、铜、不锈钢、玻璃、油漆、实木、电镀费等价格全都上涨了。


  事实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成为家居建材企业2021年业绩表现欠佳的一大因素,即增收不增利,原材料成本占大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家居建材企业已公布的业绩快报看,15家企业中有12家净利润增幅小于营收增幅,成本上涨影响了利润的增长,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另有5家企业的净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


  定制家居企业


  竞相扩张


  尽管经历着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也同时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面对号称有2万亿规模的家居建材市场,头部企业依然鼓足干劲迎难而上。


  证券时报记者查阅行业信息发现,近两年家居建材行业里多家头部企业都进行了产能扩张,如欧派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等。“华东是我们的销售大区,有比较重要的市场地位,那边目前有在建的扩建项目,未来三四年应该也会持续投入。”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索菲亚在全国东南西北中总共拥有七大制造基地。


  不难发现,此轮扩张的多为定制家居企业。有家居业内人士分析,整个家居市场的规模仍在增长,定制家居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在一段时间内还可容纳更多产能,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看,都能维持很高的产能利用率。在现有产能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要在市场规模增长中抓住机会,满足未来更多的市场需求,就需要继续扩充产能。


  “我们也看到要求全屋定制的消费者多了起来。”基于这点市场观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优势,不漏居也挺进了定制家居市场。“我们现在的服务包括原木空间设计、全屋定制、硬装和软装,客户基本可以拎包入住。”


  为了稳定供应链和价格,索菲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会加大原材料集采能力,通过加强供应链能力,利用我们集团的优势采购到更多低价原材料;通过多方面发展供应商数量来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公司也推出了多个品牌和多个品类产品,价格覆盖中高端市场,以更多元的产品和价格去服务全国客户。


  但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选择了“求稳”。谭明表示,公司未来两年基本不会进行产能扩张,以求稳为主,致力于纯手工木作产品,打造高品质的原木空间。陈应意也表示,虽然市场需求仍在,但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开发新客户和新渠道,更考验公司的运营能力,目前公司也没有扩产计划,会保持产量稳定,也可能考虑优化人员结构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证券时报记者卓泳)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只要下载一个软件,无需过多操作,简单划动屏幕即可以VR全景的形式,720度查看装修案例和装修工地,让你在方寸之间就能‘掌控’装修。”这是土巴兔全新APP“图满意”带来的别样家装体验。


      在完成前期内部测试后,土巴兔“图满意”APP已在苹果应用商店正式上架。点开“图满意”APP,用户可像刷抖音一样,观看设计师上传的装修案例。与以往不同,装修案例全部采用VR全景拍摄,从量房阶段便可以展示每一步装修真实效果。


      全景展示装修,业主手机远程“监控”


      众所周知,装修是一个环节多且复杂、极度依赖人工的行业,装修周期动辄百天长则半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对整体装修效果产生影响。


      以量房为例,过去使用传统手段进行量房,容易存在遗漏户型局部结构、耗时长等问题,而此次土巴兔推出的“图满意”APP,通过VR全景功能,能够快速记录户型空间结构,避免遗漏房屋细节,不仅耗时更短,还可以积累海量户型库,即时出方案,快人一步。


      量房结束后,通过图满意3D云设计,10分钟即可完成“实景-效果图”对比案例。在签约环节,设计师与用户可通过VR全景案例身临其境沟通需求,极大提升双方沟通效率。


      除了装修前的获客、量房等阶段的赋能以外,VR全景在施工过程中也能发挥极大价值。装修公司可借助VR全景相机记录施工全过程,每个阶段施工完毕时,可以将施工情况进行拍摄存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用户实时掌握装修的每一个过程,也有利于售后维修的调查考证。


      现在,装修公司人员只需要下载“图满意”APP,使用全景相机对施工现场进行拍摄扫描,并上传至小程序,即可实时将施工进度同步给用户,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施工现场与工艺细节等。


      不仅如此,在材料选择时,VR全景家装还可以实现零接触不到店线上选品,助力海量展厅在线化。装修公司、家居建材门店通过VR全景可将样板间、展厅和门店在线化,实现用户线上逛店、沟通与选品,提升看样和选品效率。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业内率先将VR全景技术应用于装修全流程的企业,土巴兔“图满意”或将构建量房、设计、施工、选材的家装新业态。


      VR席卷大家居,在线化、数字化成趋势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技术水平持续高速发展,各项技术的迭代升级不断助力传统行业的服务升级,得益于此,家装行业也持续向在线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


      202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明确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业列为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


      规划一出,不仅赋予了产业新的历史使命,也加速了VR/AR相关产业链发展,房产、家装、汽车、教育、文旅,VR全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贝壳VR在线看房讲解、天猫线上家居VR看店……VR全景在大家居产业逐渐盛行,再加上2021年元宇宙概念的发展,“VR全景+家装”已然成为家装界趋势。


      VR全景装修打破了传统的二维空间模式,通过视觉、交互等行为,以可预见式的沉浸式体验将家装设计展现给用户,让用户得以更真实地体验和感受装修效果。


      VR全景作为图像、视频的升级形态,可以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据土巴兔用户调研结果显示,85%的用户会在装修前查看案例内容,对同户型及装前装后实景对比的兴趣高达72%。未来互联网+家装的趋势,必然是可视化效果更强和具有身临其境体验的VR全景家装。


      土巴兔图满意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加快“图满意”云设计由专业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图满意”服务的智能化程度及识别的精准度,为用户提供更便捷体验感更好的家装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深耕逾13年的土巴兔,长期致力于家装产业的数字化,在业内率先实现了装企业主智能匹配、3D设计一键出图、家装供应链线上管理等一系列研发创新。


      在数字化发展的当下,5G、VR等技术已渗透各行各业。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新,5G时代的到来,VR产业将会以更迅猛的姿态席卷整个市场。

    阅读全文
  •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逐渐提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家居以其智能化、便捷化的家居体验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中国家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全球家居市场发展分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0-2025年全球家居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21年,全球家居市场规模为4962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四年中,全球家居的市场规模继续增长,但其增长幅度却维持在3%左右。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全球家居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但其市场规模的上升空间大,同时各品牌间的竞争也会加剧。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分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3年全球拥有智能系统的家庭数量持续上升。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包括设备、系统和服务消费在内的支出总额接近96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1550亿美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家庭数量的增加,全球智能家居消费市场焕发出巨大活力。


    中国硬装家居行业投融资分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1993至2022年4月期间,中国硬装家居行业投融资集中在2016年,全年投融资数量高达209起,投融资金额最多则集中在2021年,投融资金额为804.16亿元。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年投融资金额与数量均有所提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硬装家居行业投融资金额逐渐增加,投融资者活跃度较高。


    中国家居用户画像分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家居消费群体主要以青年为主,年龄段以31-40岁较多(49.7%)。超六成消费者月收入为5000-15000元,多数是已婚已育的消费者,其中有三成消费者居住在一线城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目前的消费群体主要还是已婚已育消费者为主,但随着现在单身人口逐渐增多,晚婚理念逐渐渗透,将来家居的需求人群将会逐渐从已婚已育过渡到以单身群体为主。



    阅读全文
  • 分享